『』滑口鱼被多次钩刺后,为何还吃饵、上钩呢?


『』滑口鱼被多次钩刺后,为何还吃饵、上钩呢?
文章图片
『』滑口鱼被多次钩刺后,为何还吃饵、上钩呢?
文章图片
『』滑口鱼被多次钩刺后,为何还吃饵、上钩呢?
垂钓是一项与鱼斗智斗勇的运动 , 过程中钓鱼人不断摸索、总结技巧、方法 , 而鱼吃饵也变得谨慎、小心 , 两者呈现拔河状态 。 回到钓友的问题“为什么鲫鱼、鲤鱼被钓过后 , 依然会被钓起 , 有没有记忆?滑口鱼是怎么来的?”为更全面、更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 笔者结合垂钓经验 ,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描述 , 具体如下 。
1、鱼是否存在记忆?
【『』滑口鱼被多次钩刺后,为何还吃饵、上钩呢?】2、滑口鱼是怎么形成的
3、鲫鱼、鲤鱼为何被多次钩刺 , 依然上钩
鱼是否存在记忆?诗人徐志摩曾在名篇写到 ,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 并被广泛流传 , 不过这种说法是准确的 , 但基于上世纪的科技水平 , 无法对鱼的记忆进行深入研究 , 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无可厚非 。 其实鱼的记忆远超人的认知 , 据研究鱼的记忆至少维持3个月的时间 。 其实在垂钓过程中并不少见 , 比如鱼的癖食性 , 农村鱼塘或者专业的渔场 , 塘主通常向水中投放一些颗粒饲料 , 除此之外 , 也少有其他食物 , 鱼在长期摄食过程中 , 逐渐会形成食性依赖 , 只对接触的这一款味型有较高的兴趣 , 对其他饵料不怎么感兴趣 , 严重时甚至排斥 。 本质上是形成了味型记忆 , 即使间隔几日 , 鱼也会对这种味型有较高的敏感度 。 再者鱼有洄游、交配甩籽的习惯 , 每到春季水温稳定、食物丰富的时期 , 鱼会成群结队地游弋到原来出生的水域 , 再次甩籽、繁衍 , 而这也是有长期记忆的证明或者某些信号能激发它的记忆 。
滑口鱼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前文介绍 , 鱼是存在记忆的 , 而这恰是滑口鱼形成的关键所在 。 滑口鱼多出现在黑坑或者死水塘的老钓点 , 活跃、栖息在这里鲫鱼、鲤鱼被多次钩刺 , 钓了放、放了钓 , 钩饵会对鱼形成味觉、视觉刺激 。 当再次嗅到相近的气味或者看到相近的颜色时 , 会激发鱼的味觉、视觉极易 , 使之产生强烈的警惕性 。 鱼的吃饵、摄食变得谨慎、小心:有时遇到饵料后 , 并不急于吞食 , 而是用嘴唇轻触饵料 , 品尝饵料、实体安全性;有时将饵料吸食后 , 迅速吞出 , 如此反复多次 , 即常说的刷饵现象;有时甚至用尾巴摆动饵料 , 浮漂大幅度顿口 , 提竿却无鱼 , 其实这是滑口鱼用分布在尾巴的气味细胞、神经感知饵料的味道 , 也是试探食物是否安全 。 所以垂钓老滑鱼时 , 饵料、垂钓方法等均不断调整、改变 , 以新的形式吸引鱼的注意 , 降低它们的警惕性 。
鲫鱼、鲤鱼为何被多次钩刺 , 依然上钩鲫鱼、鲤鱼多次钩挂后 , 变得吃饵谨慎、小心、滑口 , 但依然上钩 ,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首先是鱼 , 不管是黑坑 , 还是自然水域 , 鱼为保持必要的新陈代谢、生理功能 , 需要摄食补充能量 , 所以遇到气味浓郁 , 适口性佳的饵料 , 鱼还是有摄食的冲动 , 虽然表现的滑口、开口频率低 , 当然个别鱼中偏口严重 , 不会对每个食物都感兴趣的 。
其次是钓鱼人的垂钓技巧 。 为应对滑口鱼吃饵谨慎 , 摄食不积极的情况 , 使用的钓饵除去香甜可口、气味浓郁外 , 还会向饵料中加入适量添加剂 , 比如类似钓得快的小药 , 用中草药泡制的诱鱼药酒等等 , 这些微量物质能够有效刺激鱼的摄食神经 , 激发它们的捕食欲望 。 另外垂钓技巧、方法的调整 , 鱼的天性使然 , 自然下落的小虫、食物很容易刺激鱼的视觉 , 鱼也喜欢追逐这种食物 。 所以针对滑口鱼 , 常用的飞铅、行程钓法 , 都是通过调整铅坠位置、浮漂形体 , 实现饵料的缓慢下降 , 模拟自由下落的小虫 , 使鱼放松警惕 , 引起它们的捕食 , 从而中鱼提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