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论」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二战德军装甲兵的指挥中枢:Sdkfz
传统的静态战争中 , 由于战线相对比较稳定 , 军队的各级指挥机关基本都设置在稳定的后方 , 位置一般比较稳定 , 是一种固定的指挥体系 。 随着坦克、装甲车和汽车在军事上的大规模应用 , 机械化战争的时代来临了 , 二战中各主要作战国都建立了遂行机动作战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 , 并为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战术 , 最著名的就要属德国的“闪电战术” , 这些机械化部队每天的推进速度就有可能高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 , 远远超过了以往那种几公里、十几公里的推进速度 , 依靠传统的固定指挥体系已经不能很好的指挥这种新型的机动作战 , 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移动指挥部 , 把这些指挥部搬到机动车辆上 , 和作战部队一同前进 , 甚至连高级司令部也要抵近前线直接指挥 , 而这又不可避免的导致这些高级指挥官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 , 因此必须为其配属具备一定越野和防护能力的装甲指挥车 ,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便是在这样的战术需求下研制出来的 , 是二战期间德军装甲集团军司令部、装甲军司令部和装甲师师部的制式装甲指挥车 。
文章图片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安装框架天线)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
早在波兰战役期间 , 德军装甲部队就曾将一些半履带火炮牵引车改装成装甲兵指挥官的移动指挥车 , 但是这些半履带车辆的防护能力非常弱 , 甚至不能抵御一般轻武器的攻击 , 无法保证指挥官的生命安全(遭遇零星袭击是装甲部队常有的事情) 。 在装甲指挥车搭载平台的选择上 , 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运输车成为德军装甲兵最好的选择 , 虽然坦克的防护能力更好 , 但是空间太过狭窄 , 无法容纳大型通信设备 , 也不能容纳太多的乘员 , 而德军装甲兵高级将领在作战指挥中 , 除了一般的通信人员外 , 还要伴随几名参谋军官 , 当时的德军坦克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 当时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运输车已经开始大量装备德军装甲部队 , 这种运输车拥有空间充足的车厢(原本用于搭载1个步兵班) , 完全可以容纳大型电台和勤务人员 , 而且该型装甲运输车拥有一定的装甲防护 , 可以抵御一般轻武器的射击 , 装备数量也较多 , 因而成为德军装甲兵指挥车辆的理想选择 。
文章图片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安装星形天线)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的战斗全重8.5吨 , 标准载员6-8人 , 初期型号保留了原有的2挺MG-34/42型机枪 , 后期取消了前部机枪以设置一个钢制平台板 , 以作摊放作战地图之用 。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的乘员一般包括装甲兵指挥官1名、驾驶员1名、副官1名(兼作副驾驶和前部机枪手)、机电员1-2人、恩尼格玛密码机操作员1名和参谋军官1-2人 。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和原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运输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安装了1-2台大功率通信设备(FuG11型、FuG12型等)和恩尼格玛密码机(防止关键情报被截获) , 这是保证德军装甲兵指挥官进行机动作战指挥的关键所在 , 通过这些设备 ,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可以接收各部队的作战报告并相应的发出命令 , 行使关键的作战指挥权 , 至于繁琐的一般勤务则仍旧交给后方固定的指挥部 。 为了保证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的通讯 , 一般会安装一个大型的框架天线或者星形天线 , 这成为德军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最明显的特征 。
文章图片
德军第4装甲师装备的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
战术使用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最早服役是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 , 当时德军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便是搭乘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在前线指挥作战 , “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突破是保证德军取得西线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所在 , 而装甲集群的迅速胜利离不开搭乘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的古德里安移动指挥所 , 因此在法国战役中 , 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还是体现出巨大的战术价值的 。 很快 , 德军开始为所有装甲兵高级指挥官配属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 , 甚至将生产出来的Sdkfz251型装甲运输车优先改装为Sdkfz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 , 而不是下发给各摩托化步兵单位 。 德军装甲部队意图尽快的建立集团军级、军级、师级甚至到团级的移动野战指挥体系 , 尽可能减少各指挥环节上的等待时间 , 实现古德里安的“闪击战”思想 。 在运动战中 , 战情稍纵即逝 , 任何时间上的拖延都将可能造成延误战机的严重后果 。
- 「战略论」马其顿方阵的进化版:可攻可守的瑞士步兵方阵
- 「战略论」装甲师如何遂行防御作战?回顾德军“大德意志”装甲师的防御战术
- 「战略论」回归阵地战?解析阿拉曼战役中隆美尔放弃机动作战的真实原因
- 『战略论』守不成守!回顾冬季战争中苏军第44步兵师的失败原因,攻不成攻
- 战略论▲苏军野战后勤体系的首次检验:回顾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后勤保障
- 『丹书战史』为何还要大量生产半履带摩托车?,二战德国有了挎斗摩托
- 「战略论」浅谈现代新型坦克伪装防护技术,增加装甲厚度并非坦克唯一选择
- 【军武阅读】坦克的履带居然有这么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