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得得@这些 Web 2.5 的前浪正涌向 Web 3.0 的后浪:社区、金融和数据产品( 二 )


关于公地悲剧的理论及解决办法 , 可以参阅该文了解: 重访开放社区治理难题:公地治理为何难以实现?具体而言 , Web 3.0 协议可以让更多的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游戏中来 , 通过不断调整社区的激励机制 , 来明确界定群体活动的边界 , 让行为变得更加透明 , 并为解决各种争议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段 。也许 , 通过协议来管理社区最有力的例子就是比特币社区本身 , 当然也有人将这些玩家描述为「异教徒」 , 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对比特币有一种「信仰」 。以上讨论我们暂且搁置一边 , 不可否认的是 , 从整个网络的演变和部署规模的维度来看 , 比特币网络可以说是管理着全球的价值存储 , 或者说在比特币网络配置着全球数字货币共有的资源池 。每一个社区成员为支持比特币项目所做的一切事情 , 都会直接让整个社区的参与者受益 , 而社区成员的定义是任何拥有比特币的人 。 至少可以说 , 比特币社区为支持该协议做了很多事情 , 他们直接为该协议编写代码 , 比特币 GitHub 开源社区的用户参与度很高 , 可以与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开源项目比肩 , 要知道这些开源项目往往都是由世界上最顶级的互联网巨头在赞助 , 比如 Google、微软等等 。目前 , 去世界各地有无数在运转中「挖矿」硬件 , 全球的发电厂都在为比特币网络提供足够多的电力 , 从来保证 100K PH/s 的算力 , 据说比特币网络的耗电量已经与澳大利亚全国用的一样多 。 一些社区成员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 他们不断向公众「安利」比特币技术所带来的「福利」 。 比特币社区成员也用 「HODL」和 「 (比特币) 最大化主义」等标签来强化他们「圈层」的文化 。 当然 , 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营销」自己 。
链得得@这些 Web 2.5 的前浪正涌向 Web 3.0 的后浪:社区、金融和数据产品
本文插图
The Bitcoin Guy:比特币玩家在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营销金融产品在 Web 2.0 中 , 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公司在产品中加入了如支付、资金管理或者更为复杂的金融功能 。 而且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 , 这些金融服务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 , 甚至很多产品体验都会被忽略了 , 但是往往这些业务总给用户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 比如 , 当你乘坐一辆出租车上班时 , 你需要先办理一张信用卡 , 然后刷卡 , 再手动取回收据 , 并拍下照片留存 , 最后再输入公司的费用系统 。 而司机则是通过出租车计价器计算的收取费用 , 然后将车费的总金额输入到刷卡机中 , 刷卡付款 , 再将另一半的纸质收据保存下来 , 将这部分入账 , 等待几天后 , 钱就会通过出租车资金系统进行处理 , 最后才会打到司机的银行账户 ,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钱被抽掉当做手续费 。 造成这种非常碎片化、槽糕的用户体验的主要原因 , 就是因为这一套极其复杂的支付、清算流程 。
链得得@这些 Web 2.5 的前浪正涌向 Web 3.0 的后浪:社区、金融和数据产品
本文插图
支付流程 , 来源:Finix 博客所以 , 当 Uber 创造打车服务的时候 , 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人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种「无缝」体验 。 我们不用再去想如何去付款 , 应该付多少 , 司机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中看到这一单的收入 。 当然 , 这也是 Uber 这类企业能够赢得市场的核心原因之一 , 特别是随着「支付」已经成为产品体验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 。
极致的支付体验 , 可以帮助你打造出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 。 你的客户可能有不同的需求、痛点 , 包括任何跟现金流相关的一些需求 , 比如帮助餐厅管理收银 (移动 POS 支付公司 Toast) 、通过银行卡还商业贷款 (美国移动支付公司 Square) 、发放一些员工福利 (星巴克) 、简化收银模式 (数字签名服务 DocuSign) 、自动对账 (企业支出管理 Airbase) 、即时支付司机 (Uber) 等 。如果一家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支付体系 , 就可以定制一些资金流的使用计划 , 从而帮助解决客户的具体需求 。 在这个「产品为王」的世界里 , 打造一流的支付体验是战略层面的重中之重 。Pat Grady , 红杉资本合伙人我们的投资的 Klarna是最早帮助电商企业建立「点融贷」 (链闻注:帮助用户申请即时贷款的服务) 和「先试后买」结账体验中 的企业之一 。 这帮助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超过 8000 万用户 , 并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 。 这帮助用户避免了基于某种形式的个人抵押物来寻找商业贷款的麻烦 , 当然 这会根据用户的消费记录进行匹配 。 不仅能确保商户几乎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提前收到现金 , 同时企业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Faire是一个手工艺品批发平台 , 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 , 来预测哪些商品会脱销 , 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采购和库存管理 , 他们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无库存风险」形式的金融服务 。 这种模式也是帮助 Faire 在短短 2 年时间内 , 从一个 YC 初创企业成长为科技独角兽的关键价值因素之一 。由于其长达 60 天的付款期限 , 商家可以先看商品是否能卖出去 , 然后再拿出预付款 。 如果卖不出去, 就可以免费退货 。 这听起来其实很简单 , 但对于小店来说 , 如何为巨额的批发订单筹集周转资金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之一 , 因为小店的核心任务就是经营大量的、动态的、容易出售的商品 。在以往 , 每当小店的店主遇到资金周转问题时 , 他们必须去找传统银行进行借贷 , 而传统银行通常无法承保小商户的风险 , 所以店主很可能要使用自己的固定资产来抵押进行贷款 。 而对电商平台来说 , 比如 Faire , 因为他们掌握了小店店主所有的数据 , 所以他们能够对客 户的风险和销售能力进行近乎确定性的判断 。 同时 , Faire 也有应对大的平台供应商的能力 , 可以迫使这些平台 供应商分担一部分风险 。 所以在很多方面 , Faire 更有能力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一些信用贷款 , 并将此作打造成为核心的产品功能来提供给这些商家 。(链闻注:类似于国内淘宝针对商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 同样的 , Amazon和 Shopify也在尝试为其商户提供类似的营运资金融资服务 。但是 , 如果要在 Web 2.0 产品中提供金融服务 , 企业需要「深耕细作」 , 或者说要与银行要有非常深度的合作 , 正是因为过于「深度」的合 作 , 可能会相互触及到各自的利益 , 所以在这个过程也许会引入了很多「摩擦」 。而Web 3.0 协议内置 了金融服务 , 企业和银行可以在其他现有协议的基础上继续构建 , 并提供更复杂的金融服务 , 从每个协议中原生的资本池中提取原生的收益率 。当然 , 在典型的链上交易之外 , 还有各种类型支付服务的技术实现 , 从允许视频流媒体公司为每一个单位的视频转码提供小额支付功能 (链闻注:Livepeer 正在干的事情), 到允许两个人达成价值交换协议 , 设定成只有在某件事情发生时才会执行的状态 (链闻注:Livepeer 正在干的事情), 以及在付费订阅时 , 与发行方分享一定比例的收入 (链闻注:Unlock 正在干的事情)。 以上所有这些交易 , 都不需要中心化的机构来承担任何风险 , 或者从该项交易中抽取任何价值 。而在支付之外 ,Web 3.0 协议也可以支持抵押贷款、算法交换、周转资金融资等等, 每个协议都有自己的原生资金池 , 而且这些资金池也会变得越来越深 。比如 , MakerDAO在产品推出的第一年 , 通过抵押债仓的形式发行了大约 2 亿美金的抵押贷款 , 而 Lending Club用了 5 年时间才发行了 2.5 亿美金抵押贷款 。 Maker 用抵押债仓的形式来维持稳定币的价格 , 这样其他 App 就可以尝试让用户用起来这种与美元价值挂钩的加密货币;dYdX和 Compound在过去 30 天内通过大约 5 万笔币币借贷 , 发放了大约 2.7 亿美金的抵押贷款 , 它们为保证金交易和借贷型的 App 提供了强力支持 。对其用户而言 ,这些协议中的很多商业模式看起来类似于 Web 2.0 时代的 API (正如 a16z 的 Jesse Walden 所解释)。 这些协议对以往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进行了抽象 , 使得规模较小的创新企业也能够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 , 而无需筹集大量资金 。诚然 , 我们仍处于使用这些初级金融产品进行产品创新的早期阶段 。 但我们可以想象 , 未来有可能有一个基于粉丝的商业网站 , 它们能够接受用户观看视频直播的内容时 , 按分钟的形式来付款;而同样的 , 电商网站则以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实时支付其提供的网络服务 。数据产品 其实 , 很多 Web 2.0 时代的公司正在发掘和生产更多「可移植」的数据 , 而且 这些数据可以实现跨应用间的互通。 比如我们在使用很多 App 产品时 , 都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账户来注册 , 无需再输入我们的各种身份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