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邓刚到大别山,主席电示:派3个旅去路西。刘伯承:时机未到

作者:爱军
1947年6月30号 , 刘邓率领的中原野战军12万人马突然强渡黄河 , 开进鲁西南 ,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 8月7日 , 在结束羊山集战役 , 全歼敌王牌六十六军后 , 刘邓大军突然甩开敌人 , 以勇往直前 , 不要后方、不向后看的大无畏精神 , 千里跃进大别山 , 带动十几个师的蒋军南下 , 像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 。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 ,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 , 战胜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 , 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 , 于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 尔后 , 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 , 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 , 三军构成品字形 , 协同作战 , 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
【历史故事】刘邓刚到大别山,主席电示:派3个旅去路西。刘伯承:时机未到
文章图片
刘邓首长带指挥部 , 沿着董店、甘家冲、叶家河进入江北平原 , 在这里接到情报:“四十军三个团、附五十二军之八十二师尾我南下 。 ”紧接着 , 机要科长又送来主席的电报 , 主席建议:“派三个旅到平汉路西 。 ”
刘伯承把电报交给邓政委说:“立即派三个旅去平汉路西 , 那就使大别山主力分散 , 三个旅去路西又孤立无援 。 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在大别山打一个胜仗 , 时机未到啊……”
邓政委明白司令员的意思 , 只有打胜仗 , 才能使部队站稳脚跟 , 解决冬衣问题 。 主力分散 , 被敌人赶着跑 , 冬衣无法解决 , 那将不可设想 。 现在敌人正以5个团跟踪追来 , 时机难得 , 作为政治委员应当负起责任 , 不使军事指挥员举足不前 , 而影响正确决策的实施 。 他说:“我们需要向总部反映 , 关于进入大别山后的情况和今后的行动 , 拿出我们的办法 。 马上派三个旅到豫西不是时机 , 待十纵、十二纵到来再定 。 大别山上需要一个强力的成斗兵团 , 主力过于分散无力打击敌人的进剿部队 。 特别是眼下 。 ”说着 , 邓政委坐下来起草给总部的电报 。
【历史故事】刘邓刚到大别山,主席电示:派3个旅去路西。刘伯承:时机未到
文章图片
司令员将马灯往政委面前推了过来 , 照亮了邓政委瘦削的面孔 。 两人每天朝夕共处 , 相互信任 , 相互支持 , 不待对方表露于口头之外 , 是一种更深厚的情谊 。
夜 , 黑暗而又潮湿 , 从木板缝隙吹进来的风 , 带着南国的阴湿的凉意 。
邓政委起草电报 , 真是感到为难 , 和总部远隔千山万水 , 不能事无巨细都请示 。 有些难处 , 不能不说 , 也不能多说 。 说多了好像在向上级叫苦 , 这是他从来不想做的事 。 但是困难不说充分 , 总部不了解实际情况 , 按一般常情提要求 , 下边也无法执行 , 好像和总部指示抵触 。 刘司令员是从来不会叫苦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他这个中原局书记不说话不行 。 要把真实情况上报总部 , 供主席决策 。 他写道:
“前电悉 。 我军南下 。 在淮河以北减员不大 , 一过淮河 , 生活习惯大变 , 部队开始吃不了大米 , 拉肚子 。 无鞋穿 , 蔬菜、油、盐吃得很少 。 蚊子多 , 行军走小路 , 炮、辎笨重 , 又连日遇雨 , 体力削弱 。 故九月份减员很大 。 病号普遍占三分之一 , 多至一半 。 以疠疾为最剧 , 感冒次之 。 加之平原部队怕山怕水 , 伤员救护困难 , 两次歼敌良机均未打好 。 部队情绪差 , 体力弱 , 影响战斗 。 ”
这段话的背景是:正规部队三分之一转入地方 , 12万人就剩下8万人 。 8万人中病号减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 只剩下4万多人 。 而对付的敌人是23个师 。 一是处在极端艰难、生活完全不适应的情况下坚持战斗 。 更主要是目前还没有落脚的地方啊!只有十分坚强的意志才能经得住这样的重压 。
邓政委继续写道:
“打两次歼灭战问题即可解决 。 我主力南下后 , 已经攻占新县、黄安 , 新洲 , 估计棉衣可以解决 , 解决后再作其他活动 , 否则行动过多 , 棉衣更难解决 , 且病号一定加多 。 现三纵在皖西 , 一、二、六各一个旅掩护地方工作 。 集结的只有七个旅 , 如马上分三个旅到平汉路西 , 则不易歼敌 。 故决心在一定范围内调动敌人打仗 。 俟十纵、十二纵来后 , 再以主力出平汉路西侧 。 ”
【历史故事】刘邓刚到大别山,主席电示:派3个旅去路西。刘伯承:时机未到
文章图片
刘伯承在起草电文上签了字 , 说:“不在大别山上打一仗 , 说什么也交待不过去 。 如果抽走主力 , 有了良机也会力不从心 。 要在大别站住脚跟 , 就得在大别山上打一个胜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