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做到年收入5000万美元,红杉资本瓦伦丁的奇迹:把公司从濒临倒闭( 二 )


缺钱少人的国民半导体 , 虽然贵为上市企业 , 却形同一个皮包公司 。 新主人推动国民半导体做收购 , 买专利 , 挖人才 , 搞研发 。 韦勒和塔伯特加入后 , 主导了前期的研发工作 。
他们花了一年时间 , 1966年生产出业界第一款集成式线性稳压器 , 他们为其设计的配套广告十分粗俗 。 这款产品拯救了公司 , 股价算是稳定了下来 。 1967年 , 这对组合又推出LM101 , 这是一种新型运算放大器 , 至今仍在大量使用 。
较之先前在仙童设计的μA709 , 这款新产品更简单 , 更强大 , 更稳定 。 这些进步 , 很快威胁到仙童半导体的统治地位 。 失去了天才和技术制高点 , 仙童半导体开始变得蹉跎 。
这时 , 仙童COO斯波克(CharlieSporck)和一把手诺伊斯的关系日益紧张 。 斯波克和瓦伦丁同一年加入仙童 , 后来负责公司的运营 , 瓦伦丁向他汇报工作 。
斯波克不甘久居诺伊斯之下 , 他加入了国民半导体就任总裁 , 带走一大批骨干 , 包括研发总监拉蒙德(PierreLamond) , 生产总监卞莱克(FredBialek) , 和集成电路专家萨默伦(RogerSamullen) 。
中间发生了一个插曲 。 斯波克离开仙童半导体时 , 诺伊斯原以为他要去TI之类的世界级大企业攀高枝 , 没料到斯波克要去拯救一个揭不开锅的小公司 , 诺伊斯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
仙童继续内讧不断 , 内部激励缺失 , 人才陆续流失 , 产品日益平庸 , 很快反映到业务上 , 公司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 瓦伦丁的压力很大 。 瓦伦丁还感到此地可学的东西再也无多 , 因之渴望新的机遇 。
斯波克捕捉到瓦伦丁的心思 , 劝说瓦伦丁离开仙童 , 担任国民半导体的营销副总裁 , 重建公司的营销体系 。
瓦伦丁是公司的销售主心骨 , 听闻他也要追随斯波克 , 诺伊斯极力挽留:“现在创办半导体公司 , 真的为时已晚 , 何不留在这儿?”不过 , 瓦伦丁不会停止前进 。
仙童在1967年遭遇创立以来第一次亏损 , 市值缩水一半 。 仙童家族开出天价 , 从摩托罗拉挖来如日中天的半导体业务CEO霍根(LesterHogan) , 希望他可以力挽狂澜 。
【创业邦■做到年收入5000万美元,红杉资本瓦伦丁的奇迹:把公司从濒临倒闭】诺伊斯愤而带领研发主管摩尔和工艺师格鲁夫出走 , 另行创办英特尔 。 调皮的瓦伦丁 , 此刻给诺伊斯挂了个电话:“鲍勃(Bob) , 你不是说这个行业没机会了吗?”诺伊斯是瓦伦丁最敬佩的领袖 , 他热情地邀请瓦伦丁一起干 , 但瓦伦丁婉拒了 。
瓦伦丁此时正协助斯波克 , 进行艰苦的搏斗 。 加入国家半导体时 , 公司已经揭不开锅 , 亏损严重 , 连园丁都请不起 , 大楼的四周杂草乱生 。 别出心裁的韦勒干脆拉来山羊 , 以杂草喂羊 , 当地报纸刊登了山羊的照片 , 引起小轰动 。
瓦伦丁已经切身感到:国民半导体就像一个初创的企业 , 必须从头开始 。 他建立了强有力的销售渠道 , 大幅让利给渠道商 , 从而打开了局面(注:此前《美国创投七十年》有误 , 仙童半导体以直接销售为主;渠道销售的办法 , 是瓦伦丁在国民半导体而非仙童实现的 , 特此更正) , 销量节节攀升 。
斯波克大刀阔斧 , 开源节流 。 国民半导体开始迸发生机 , 从濒临倒闭 , 扭亏为盈 , 转变成行业领先的模拟芯片龙头 。
国民半导体的文化 , 不同于仙童 。 在瓦伦丁看来 , 仙童由科学家创办 , 长于研究与技术 , 而疏于制造和工艺 。 斯波克搞运营出身 , 重视生产和工艺 。 这种人员结构 , 一定程度上很有必要 , 半导体行业只有重视制造 , 讲究工艺 , 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 大幅度降低成本 , 为公司带来竞争力 。
瓦伦丁加入国民半导体之时 , 公司的收入微不足道 , 到了1970年代初 , 蓬勃发展的国民半导体年收入已达五千万美元 。 瓦伦丁经历了从零开始 , 由小到大的完整创业过程 , 他从中学会从零打造营销队伍 , 大胆创新营销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