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好书」男子经营饭铺卖熏肉大饼,买不到好肉就不营业,还照样给员工发工资


很多人都吃过熏肉大饼 , 但是你知道熏肉大饼背后的故事吗?在100多年前 , 有一家饭铺靠着做熏肉大饼起家 , 为了保证肉的质量 , 如果没有好肉 , 宁可停业一天 , 也不买劣质肉 。 饼铺不营业 , 掌柜的照样给员工发工资 , 员工却有怨言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河北好书」男子经营饭铺卖熏肉大饼,买不到好肉就不营业,还照样给员工发工资
本文插图
1908年 , 河北滦县暴雨成灾 , 滦河出槽 , 淹死了成千老百姓 , 土地无法耕种 , 李广忠的母亲领着弟兄五人逃往关外 , 直奔吉林 。 李广忠的父亲在那里开了一家饭铺 ,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
当年 , 李广忠赶庙会来到通辽 , 吃饭时发现有一家蒙古大饼做得很有特色 。 师傅将揉好的面团擀成铜钱厚 , 撒上豆油后又在案板上猛摔 。 放在平底锅里烙成焦黄 , 起锅后油光锃亮 , 酥软适中 , 夹上熏制的肉品 , 吃起来味道香咸适口 。 这家饼店掌柜姓谭 , 已经在这里干了好几年了 , 生意一直不错 。 李广忠想学习谭家大饼的做法 , 一连住了十几天 , 天天到店里观看 , 把谭家大饼的取料、做法都牢牢记在心里 。
「河北好书」男子经营饭铺卖熏肉大饼,买不到好肉就不营业,还照样给员工发工资
本文插图
李广忠回去后和父母与兄弟商量一下 , 希望增加熏肉大饼这一饭菜 , 赚更多的钱 , 好养活一家人 。 兄弟们对这件事心里都没有底 , 担心干砸了赚不到钱 , 反把饭铺砸进去 , 都不赞成冒这个险 。 只有他的父亲赞成他闯一闯 。 父亲说:“爹活了一辈子都想变变样 , 但是年老了 , 总不敢迈出这一步 , 现在你们干着试试看 , 没准能干出个好样来 。 ”在父亲的支持下 , 兄弟们不再争吵 , 同意广忠改做熏肉大饼的主意 。 于是 , 在李广忠的主持下 , 全家人都忙活起来 。
平时的煮肉改成了熏肉 , 味道大不一样 。 饼也做了改进 , 由豆油和面改为荤油(猪油)和面 , 做出的饼更加松软、可口 。 街上的人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做法 , 有些人过来买一张尝尝好吃不好吃 。 吃后感到与平常的大饼就是不一样的味道 , 饼香 , 肉更香 。 百姓们一传十 , 十传百 , 大家纷纷赶来买大饼 , 熏肉大饼一下子卖火了 。
「河北好书」男子经营饭铺卖熏肉大饼,买不到好肉就不营业,还照样给员工发工资
本文插图
当地有一位老中医叫高品之 , 经常到李广忠的饭铺来吃饼 , 时间一长 , 他对熏肉大饼有了想法 , 建议李广忠对熏肉再做一些改进 。 广忠听在耳里 , 记在心上 , 专门把高品之请到店里 , 好酒好饭好菜招待他一番 , 恭恭敬敬听他对大饼改进的想法 。 高品之建议他制作熏肉时加上几味中药 , 不但可以使肉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 而且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
广忠一听 , 认为很有道理 , 马上按照老中医的说法试着做起来 , 制成后一尝 , 味道果真非同一般 。 新的熏肉大饼推出后 , 由于熏肉干净、烂乎、浓香 , 大饼柔软、层清、酥香 , 饭铺常常顾客盈门 , 供不应求 , 人们说:“ 大饼卷熏肉 , 吃起来没个够” 。
为了保证肉的质量 , 李广忠从源头抓起 , 自家建了四个猪圈 , 专养黑毛猪 , 主要是怕从集市买的肉有死猪和病猪肉 。
「河北好书」男子经营饭铺卖熏肉大饼,买不到好肉就不营业,还照样给员工发工资
本文插图
杀猪也很讲究 , 即老猪和小猪不能杀 , 要养到200斤左右再杀 , 这样猪肉肉质好 , 煮熏以后口感不柴也不太烂 , 软硬适度 , 还很香 。 为了使熏肉新鲜 , 必须天天杀猪 , 不用过夜的猪肉 。 专门雇了一个哑巴屠夫 , 为得是干活不说话 , 没有唾沫星子溅到猪肉上 , 让人看得干净 , 心里也很舒服 。
杀了猪必须把毛刮得干干净净 , 开膛剔骨 , 把肉切成一斤左右的方块或长条 , 然后放在一个个大清水盆中泡上 , 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排酸 , 那时说是去腥 。 这大盆的清水也很讲究 , 春天用温水 , 夏天用刚从井里打出的凉水 , 秋天用太阳晒过的水 , 冬天用稍微烫手一点的热水 。 泡肉要七八个小时 , 短了不行 , 长了也不行 。 捞出的肉块 , 再用刀刮皮 , 刮出白沫为止 。 这样熏出的肉 , 才色味俱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