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时尚】「奥特莱斯」里的学问,绝非「折扣」这么简单

【就爱时尚】「奥特莱斯」里的学问,绝非「折扣」这么简单
文章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吴怼怼(ID:esnql520) , 作者:麦可可 ,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长期以来 , 大众对奥特莱斯的印象普遍在「低价、折扣」等字眼上徘徊 。
这不能怪消费者——以服装业为缩影的中国制造业急速膨胀时 , 供给端的蓬勃给产业下游的渠道带来了压力 。 彼时 , 奥特莱斯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种「渠道补充」 , 在关键十年里极大提升了鞋服等行业的流通效率 。
自2002年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被引入中国 , 到瑞士FOXTOWN、上海百联先后跟进 , 奥莱逐渐进驻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 , 成为跨区域类、大都市圈城市居民的消费集散地 。
驱车往返至少1个半小时 , 逛完全部店铺至少大半天 , 「沉没成本」的存在反向激发着消费者购物欲望的高涨 。
与之同时崛起的 , 是中国奢侈品的一二级市场 。 与奔涌向奥莱的洪流一样 , 他们背后是逐渐成长并壮大的中产阶级 , 他们与高端消费人群一起 , 迅速点燃了零售中国的火花 。
根据奥莱领秀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奥特莱斯」榜单数据 , 2021年中国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奥莱有1家 , 高于40亿元的有2家 , 有10家奥莱问鼎20亿水平线 , 而上榜的46家奥莱在2021年的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 。 相比去年同期 , 数据全部飙升 。
【就爱时尚】「奥特莱斯」里的学问,绝非「折扣」这么简单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奥莱领秀 , 吴怼怼工作室制图)
随着离岛免税、跨境电商、特卖电商等政策和行业的发展 , 「即时需求」的满足和消费者的成熟 , 也让主要依赖线下零售的奥莱感受到威胁 。
近200个奥莱在中国落地后 , 消费者的新鲜感在逐渐褪去 。 「低价」也似乎不再能作为奥莱与对手厮杀的重要筹码 。 消费者对奥莱的「折扣期待」逐渐转变为「品质期待」 。 这其中 , 蕴藏着对入驻品牌稀缺性、潮流感的综合考量 , 以及对奥莱空间下购物娱乐环境的全面期待 。
奥莱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 消费中国二十年 , 品牌迭代一刹那 , 时代抛弃传统奥莱时 , 并不会提前告知「运营错在哪里」 。 我们以上海为锚点分析周边三家奥莱的品牌入驻情况 , 结合欧美奥莱的成熟运营经验 , 试图为奥莱中国的下一个十年 , 摸索一条更清晰的道路 。
01折扣绝非唯一因素从运营方来说 , 中国奥莱基本可以分为外资和本土两大阵营 。 百联股份、杉杉商业集团、首创钜大、王府井集团一边北京上海站稳脚跟 , 一边在南昌、太原、贵阳等二三线城市迅速渗透 。
外资代表选手RDM、唯泰集团和砂之船实力也不容小觑 。 前两者分别是最早期进入中国的欧美玩家 , 一个意大利「景观式」奥特莱斯的开创者 , 一个是英国奥莱购物村的引路人 。
而上榜数量高达8家的砂之船 , 是首家在亚洲上市的奥特莱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其REITs主体位于新加坡 , 其合计业绩超过110亿元 。
前面已经提到 , 既往历史决定了奥特莱斯长期被冠上「低价」的标签 , 但「折扣」绝非奥莱具备吸引力的唯一因素 。 随着中产阶级和城市新贵的崛起 , 消费者去奥莱购物时更在乎「名品」而不是「低价」 。
波士顿咨询一份报告指出 , 低价并不是驱动消费者的首要因素 , 对「所消费商品价值的权衡」是促使他们做出购买决定的主要原因 。
在中国市场 , 高达七成以上的消费者具备较为强烈的「价值意识」 , 这充分说明他们在名品消费中仍然保有「炫耀性」心理和对「稀缺性」的追逐 。
在此背景下 , 各地奥特莱斯所拥有的品牌所属层级 , 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该奥莱「档位」的认知 。
简单来说 , 拥有「轻奢三件套」Coach、MK、KateSpade只算标配不叫齐全 , 让Furla、Pinko一字排开才是到位 , 拿下「老三样硬奢」Gucci、Burberry、Prada也只算合格不算创新 , 华伦天奴、宝格丽、纪梵希等一众硬奢进驻了才是本事 。 阿迪达斯和耐克全都开店又如何?只有Lululemon和ThomBrowne等新兴潮牌都来了 , 这才叫紧跟潮流 。
以榜单中排名第一的上海青浦奥特莱斯来看 , 即使年销售额超过50亿 , 长三角居民都认可其「好逛好买」的属性 , 但这并不代表从「高端名品」的角度出发 , 青浦奥莱也能在消费者心中排行首位 。
根据大众点评相关统计数据 , 纵观上海三家奥特莱斯 , 尽管Gucci、Burberry、菲拉格慕、Ports等品牌在三家均有进驻 , 但硬奢之中 , GIORGIOARMANI、Loewe罗意威、Chloe等只在比斯特购物村设有门店 , SaintLaurent圣罗兰、Balenciaga巴黎世家和Celine只在佛罗伦萨小镇能找到 , 纪梵希和JimmyChoo入驻了比斯特和佛罗伦萨小镇 , 但青浦奥莱似乎还没能将其收入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