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德国有什么差异 德国和英国( 三 )


印度长期被英国殖民,对英美好感较强 。然而近年来兴起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其内核也是仿照德国,强调集体,现在的印度政府,执政的理论来源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 。
在说咱们中国之前,先说日本 。因为近代传入我国的西方文明的东西,不论是技术上的还是思想上的还是制度上的,都是先传入日本,再由日本人二传手到我国来的 。日本在近代有长期的“以德为师”的传统,应该说一开始那几年,就是1870年代,由于是英美捷足先登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所以日本订立宪法之初,它是学的英美的模式 。但是这种模式让日本人感到非常不舒服,还强调个人自由,那怎么效忠天皇?所以后来没几年,日本官方下令重新考虑学习对象,赴欧洲考察,在柏林和维也纳待了很长时间,感到德国的政治模式非常合口味,于是就把英美的那一套东西扔掉了,转而学习德国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才被美国强行改过来 。
所以日本的经历,其实可以比较典型地说明,非西方国家在面对西方的两大流派时的态度 。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受到英美冲击,然后不得不改革,但是发现英美的东西排异性太大了,再找其他的西方国家,发现德国既强大又是英美最大的对手,关键是德国的模式与非西方文明的排异性没那么大,于是反正都是西方人,就学德国好了 。
那咱们中国也是如此 。咱们国家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就来自德国 。包括拉美国家,亲德传统也很浓厚 。可以说这不是一个个例,英美到处输出民主,真嫁接上的一个都没有 。
如果要这些非西方国家从感情上来说的话,肯定都会觉得,德国是正统的日耳曼文明,条顿森林精神等等 。反正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很不喜欢英美的,这个不可能喜欢得来,当然也不会真有多少人认同德国,但是感觉上而言,德国比英美要近一些,这个是很正常的 。
但是不知道诸位想过一点没有,之所以非西方国家对德国的接受度更高,真的是因为西方日耳曼文明无敌于天下,大家四方朝贺,咸来归附吗?是不是说,因为英美是北海蛮夷,德国是西方正统,大家都要沐浴在条顿人的“西方文明的光辉之下”?

英国与德国有什么差异 德国和英国

文章插图
原因在于英国更加具备日耳曼海洋文明的传统,图为英国史上的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帝国统治者,克努特大帝
那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英美还是德国,都是西方人 。而非西方人,永远不可能真正臣服于西方人 。学习西方的工业革命,都是为了武装自己,反抗西方 。所以在此前提下,不可能说是,有拥护正统的西方人,帮助西方的正统打赢非正统,然后让西方人万年万万年的道理,这是不可能的 。
真正的原因是,德国的西方性和日耳曼性都要弱于英国,日耳曼人是海洋民族,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和日德兰半岛,德国是一种南迁到中欧的、与当地波罗的土著融合而成的民族 。从德国内部的差异也可以看出来,喜欢普鲁士的人要远远多于喜欢不莱梅的人,而普鲁士人本来是一个波罗的语的民族,那些铁血、服从和集中制,本来就都是东方影响的东西 。而英国虽然也受到了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土著的影响,受到了罗马文化的部分影响,但是它保留了更多的海洋性特征,神罗喜欢把自己包装成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但是英国人不太喜欢 。英国人的法统来自哪里呢?
它来自北海帝国,就是著名的海盗大帝,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国 。它的正式名称应该是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帝国,这个帝国你也可以说它今天仍然存在,盎格鲁从英伦三岛扩展到整个北美,环北海变成了环北大西洋,它是西方文明真正的核心 。在这些真正的日耳曼人看来,罗马人记载中称为“日耳曼尼亚”的地方,所有的非西方人记忆中的代表日耳曼精神的“条顿森林”,那只是一个对于日耳曼人而言,非常偏远的内陆拓殖地带,它的南部受到了太多的拉丁罗马文化的影响,东部则融入了大量的波罗的人和斯拉夫文德人 。在中世纪,神罗很快就变成了天主教的代言人,而北方的海上族群才真正继承了日耳曼人的海上探险传统 。
作为一个非西方人,大家问问自己,是不是大部分的人,如果要在英美、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三者之中挑选哪一个相对而言最喜欢,哪一个最不喜欢,当然不排除有不一样的,但是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喜欢德国的人肯定最多,喜欢斯堪的纳维亚的人肯定最少 。那么,作为西方日耳曼文明的代表,三者的正统性分布是,作为非西方人的大家最喜欢哪一个,哪一个就最不正统,最不喜欢哪一个,哪一个就最正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