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故事」苏轼烹鱼: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庖丁解牛( 二 )


「脂肪故事」苏轼烹鱼: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庖丁解牛
文章图片
显然 , 在祭祀这样隆重的场合 , 对祭品的屠宰是有要求的 , 总不能刀剑齐下将它们捅死吧?在周朝 , 祭品被称为“牢” , 如“太牢”“少牢”等 。 “牢”即“圈” , 就是把选定为祭品的家畜养在圈里面 。
【「脂肪故事」苏轼烹鱼: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庖丁解牛】被选为祭品的牛、羊肉 , 往往体形优美、肌肉饱满、毛色光泽 , 蹄、耳、尾不能有缺损 , 而在宰杀的时候 , 要提前给它们洗澡 , 甚至会有祭师念一段祭文之类 。
很显然 , 屠宰它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下刀 , 要做到美观、隐蔽、完整 。 《礼记正义卷十二王制第五》——按《膳夫》王日一举 , 鼎十有二物 , 谓大牢也 。 是周公制礼 , 天子日食大牢 , 则诸侯日食少牢 , 大夫日食特牲 , 士日食特豚 。
可以说 , 古代的祭祀极大地促进了屠宰技术的进步 。 但是 , 真正让屠宰技术迅速成熟的 , 却是人们对美食孜孜不倦的热爱 。
与粟米、小麦、高粱、豆子等作物相比 , 肉食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饱腹感强、能提供更多的脂肪等能量 , 尤其是肉食极其鲜美的味道 , 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然而 , 受限于养殖技术和自然条件 , 无论是大型的牛、马 , 中型的猪、羊 , 还是小型的鸡、狗 , 都不可能提供大量的、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肉食 , 肉食注定是供贵族和上层人士所享受的 。
「脂肪故事」苏轼烹鱼: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庖丁解牛
文章图片
十年春 , 齐师伐我 。 公将战 , 曹刿请见 。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曹刿论战》
“肉食者鄙” , 是曹刿对身居高位却“未能远谋”的昏庸之士的形容 , 同时也告诉我们 , 即便是在春秋时期 , 能够经常吃肉的也只是少数人 , 而能够掌握高超屠宰技术的也注定是少数人 。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手之所触 , 肩之所倚 , 足之所履 , 膝之所踦 , 砉然向然 , 奏刀騞然 , 莫不中音 。 ”
在庄子的记叙中 , 丁有一手高超的屠宰技术 , 能够干净利落地把一头牛分割掉 , 一把刀用了十几年还跟刚刚磨出来一样 。 丁的屠宰技术 , 来自于长期的实践 , 他一直以杀牛为业 , 这些年已经屠宰了数千头牛了 。
而与中原相比 , 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 , 屠宰技术更加高超 , 它们可以将一张牛皮完整的剥下来 , 用于制作衣物、靴子和盔甲!游牧民族在作战时 , 往往会赶着牛羊跟在后面作为军粮 , 军中都有专门屠宰牲口的屠夫 , 一天可“解牛百头”以充军粮 。
可以说 , 屠宰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手艺!这种略显血腥的生产活动 , 伴随着人类文明筚路蓝缕 ,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走进信息社会 。
「脂肪故事」苏轼烹鱼: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庖丁解牛
文章图片
屠宰促进了冶炼技术的进步
当人类第一次捕获野兽时 , 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把野兽分割开来 , 毕竟 , 远古人类已经发现 , 兽类味道最鲜美的是肉 , 而不是又腥又臭的内脏 。
这个难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 因为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接触中 , 手脚经常会被锋利的石头割伤 , 人类从中得到启发:既然能够割伤皮肤 , 那么也能够用来分解兽肉 。 由此 , 人类渐渐进入了石器时代 。
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之一 , 跟许多人印象相反的是:这些打制石器 , 其锋利程度甚至超过了最早的青铜刀 。 致密而坚硬的岩石 , 具有极高的硬度 , 只要打击力度合适 , 形成的锋刃足以割开坚韧的兽皮!
地球上的人类进入石器时代 , 许多彼此隔绝的文明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 考古人员在苏美尔、两河流域等 , 都发现了石制刀具的出现 。 国内的良渚文化、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中 , 都出土了形态各异的石制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