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 。 ”自科举成立以来 , 中国的学者们寒窗苦读十余年才能考取一官半职 。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 了解自己国家的过去才能找到自己的根源 , 拥有更多的文化底蕴 。 但文化是随着朝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 , 这也意味着 , 文化也在跟随时代的脚步发展 。
曾经的古人喜爱山水花草 , 名胜古迹 , 阅览万物留下如今家喻户晓的名诗佳作 。 而并不是所有的文章内容都容易被学懂 , 就好比《卖油翁》这篇文章 。 有人学完了全文 , 却有人学到的文章是被删减过的 , 那么删减的部分究竟有何深意?才会被教科书删掉呢?
【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文章图片
意气风发少年郎
在我国北宋时期 , 有位名叫陈尧咨的文人 , 他不仅在文学上才华横溢 , 更是在武术方面有着不小的本领 , 既能百步穿杨 , 又能吟诗作对 , 甚至还考取了文状元 。
那时 , 文人的地位十分高 , 因此 , 陈尧咨养成了满身傲气 。 在有关的历史古书中记载 , 这陈尧咨是个盛气凌人之人 , 为官时更是严厉对待下属 。
或许陈尧咨并不是那么令人熟悉 , 但是他有位同僚却是家喻户下 , 这位同僚便是写下《卖油翁》等佳作的欧阳修 。
【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文章图片
陈尧咨要比欧阳修年长几岁 , 但在平时生活中交集寥寥 , 只不过都知晓一些对方的事情而已 。 陈尧咨去世后 , 欧阳修因朝中局势而受到排挤 , 无奈下主动申请外调 。
在欧阳修外调的时期 , 他突然想到了陈尧咨的生平事迹 , 有感而发的欧阳修便立即将灵感赋予笔墨 , 写下了《卖油翁》 。
《卖油翁》不似《醉翁亭记》那般逍遥快活 , 《卖油翁》只是一则寓言故事 , 更侧重用故事引出背后的道理 。
【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文章图片
《卖油翁》中主要以陈尧咨百步穿杨的角度来展开 , 有位卖油的老翁从陈尧咨射箭的场地中路过 , 被陈尧咨射箭的样子吸引 , 不由地驻足观看 。
有了观众 , 陈尧咨更加意气风发 , 使出浑身解数向众人展现了绝技 , 本以为会得到卖油翁的喝彩 , 没想到 , 卖油翁只是点了点头 , 并无再多言语 。
前文说道 , 陈尧咨是个十分具有傲气的人 , 这突然受到了冷落 , 心中百感交集 , 回到家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 却也始终想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
【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文章图片
透过现象看本质
卖油翁不以为然 , 令陈尧咨以为卖油翁是个绝世高手 。 为了知道卖油翁点头背后的朕意 , 陈尧咨主动上前询问道卖油翁 。
陈尧咨本就有着傲气 , 如今愿意主动上前询问已是作出了巨大的心理建设 。 没想到 , 卖油翁一句“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 使得陈尧咨气不打一出来 。
卖油翁的一番话惹怒了陈尧咨 , 陈尧咨便立即对卖油翁大声吼道:“你凭什么这样说我 , 难道你又很懂吗?”
卖油翁见到陈尧咨气急败坏的模样也丝毫不甘退让 , 放下自己手中的油坛子说道:“就凭我这吃饭的手艺 。 ”
【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文章图片
卖油翁自然也不是假把式 , 说着便从背包里拿出一枚钱币放在葫芦上 , 等到油倒完了 , 钱币丝毫没有沾染上油的痕迹 。
就在陈尧咨为此感到惊讶时 , 卖油翁收起自己的家伙说道:“这可不就是熟能生巧吗?”经此一事后 , 陈尧咨骄傲的性子收敛了许多 , 周围人都生怕他受到了刺激 , 多次询问他是否安好 。
欧阳修本想通过这则故事来告诉人们努力要比天赋重要的多 , 在现在的教科书中 , 文章也就写在了这 , 但其实后面还有被删减的部分 。
【历史故事】《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教科书为何把它删掉?
文章图片
为何被删减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便是教科书中《卖油翁》被删掉的最后一句 。 在这句中 , 里面引用了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 , 使得文章的寓意更加升华了一个高度 。
却不知为何 , 应用到教材中这句却被删掉了 。 相信庖丁解牛的故事无人不知 , 其中的寓意和卖油翁中大相径庭 , 大多都是用来形容孰能生巧的道理 , 轮扁斫的故事也是类似的寓意 。
从表面上来看 , 这两则故事都和《卖油翁》联系深重 , 但这两则故事中有着容易令人误解的意思 。 庖丁解牛是告诉人们要积极寻找规律 , 以便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 两则故事和《卖油翁》所表达的寓意相差无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