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信息交流比较缓慢,口耳相传则是最主要的方式,以童谣这种形式不仅朗朗上口,不需要什么成本,而且杀伤力极强,所以童谣一直是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战争等宣传重要的载体。(一)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抨击嘲讽无道统治者为统治者歌颂功德的童谣作品,以〈康衢童谣〉为最早,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文章插图
中国自尧舜时开始就有了童谣。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圣人尧,治理天下五十年之后,很想知道百姓是否拥戴自己,他问左右的人,他们都说:''不知道'';问朝野的官员,也都说:''不知道。''于是,尧便微服私访。在大街上他听到儿童在唱一首童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尧听了很高兴,就问孩童:''这是谁教你唱的呀?''儿童回答:''我是从大夫那儿听来的。大夫说,这是一首古诗。''于是尧返回宫后,召来了舜,把天下禅让了给他。舜也不推让,就接受了。
文章插图
上面这则歌谣是尧治理天下五十年后,为了视察民情而微服至民间。途经康衢,听见儿童所唱的歌谣。这首歌谣歌颂天下在尧的治理下,呈现太平安乐的气象。歌颂尧的清静无为,注意民生,不以主观意志治理国家,让人民顺己之心自然的生活。对于良好的贤明的君主,童谣不吝啬给予荣耀,但相对的,童谣对于隳坏的政治,抨击嘲讽从不留情,即使是最高权力中心的国君,童谣亦敢于针锋相对。以下由几则童谣内容,认识童谣如何抨击无道的统治者。在三国时代,吴国的暴君穷奢极欲,末帝孙皓,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即位第二年就因南京的宫殿有些破旧了,他便要迁都到武昌去,并且要长江下游的广大人民负责一切搬迁费用,远道运输,供其挥霍。当时便有童谣唱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文章插图
在童谣中,百姓对于暴君和苛政,提出了极有力的抗议:宁愿喝南京的廉价的水,也不愿吃鄂城名贵的鱼:宁愿回到南京而死,也不愿意在鄂城待下去。这里面,反映了百姓对孙皓执行不合理的政治措施的愤慨,表达了强烈的怨恨和反抗之情。童谣以''宁……,不……''的选择句式重叠使用,使童谣的感情色彩更浓郁,表现出老百姓与统治者决裂的态度。再如〈晋惠帝永熙中童谣〉:“二月末,三月初,桑生裴雷柳叶舒,荆笔杨板行诏书,宫中大马几作驴。”“时杨骏专权,楚王用事,故言‘荆笔杨板’。 二人不诛,则君臣礼悖,故云‘几作驴’也。”很明显,这首童谣带有讽刺性质。而讽刺对象就是晋惠帝,把他形容成蠢驴。而这首童谣也不仅仅讽刺晋惠帝一人,更直指历史上种种傀儡皇帝,都是蠢驴。
文章插图
当全民臣服于统治者的淫威之下,面对权力威胁而噤若寒蝉的情况,童谣却对最高权力中心展现睥睨的态度,将无能的君主比拟为驴、猪、狗、猫等,真是极尽嘲讽之能事。(二)反映民众的反战思想,支持人民正义的反抗战争战争是人民最大的恶梦,家中的壮丁全上了战场,田里的事只好委诸女人,所有的怨气与无奈也藉诸童谣加以抒发。据《后汉书志十三?五行志》记载,后汉桓帝元嘉年间,西北地区''凉州诸羌''一时俱反。汉王朝征调大量兵力,''命将出众,每常战负,中国亦发士卒'',战争的重担又压在百姓的头上。这首童谣生动的反应出这场战争所造成的损害,表现了民众渴望和平、希望过安定、正常生活那愿望。
文章插图
又如〈兴定中童谣〉:青山转,转青山;耽误尽,少年人。——《金史·五行志》这首童谣据《金史?五行志》说明:''盖言是时人皆为兵,转闘山谷,战伐不休,当至老也。''童谣反映边关战事,表现人民厌战情绪。例如〈唐僖宗时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唐朝末年,朝政隳坏,民不聊生,各地群众纷纷起义,给正在走下坡的唐朝以致命一击,此童谣乃是起义军所作。又如:元朝末年,韩山童、刘福通发动红巾军起义,在此之前,他们在修河工地埋下一个独眼石人,并制作童谣〈至正十年河南北童谣〉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于是当修河的民工真的挖出一个独眼石人时,他们便以为天意要反,遂跟着韩、刘扯旗造反。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欢团|晨读 | 欢团圆子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鸡舍|可生食鸡蛋成消费"新宠",它真的安全卫生吗?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