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监察委员会』【清风典历】六反之世
文章图片
【译文】
畏惧死亡 , 逃避危难 , 本来是投降败逃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称赞他们是珍惜生命的人 。 学习道理 , 宣讲方术 , 本来是触犯法律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尊称他们是学问之士 。 四处游说换取丰厚的供养 , 本来是社会的寄生虫 , 然而社会舆论却尊称他们是有本事的人 。 说话委婉而狡诈 , 以智巧为务 , 本来是虚伪奸诈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称赞他们能说会道、机智聪明 。 舞刀弄剑 , 好斗嗜杀 , 本来是凶恶并铤而走险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称赞他们勇敢而有锋芒 。 救助盗贼 , 包庇坏人 , 本来是该受死刑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使他们身负美名 。 这六种人 , 是世俗所赞誉的 。 奔赴危难 , 献身忠诚 , 本来是为气节而死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贬斥他们有失于谋算 。 见闻很少 , 听从法令 , 本来是顺从法治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贬斥他们浅薄愚昧 。 努力耕作 , 自食其力 , 本来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贬斥他们没有本事 。 善良忠厚 , 单纯朴实 , 本来是正直善良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贬斥他们愚蠢呆板 。 重视命令 , 谨慎办事 , 本来是尊重国君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贬斥他们胆小怕事 。 打击恶人 , 遏止奸贼 , 本来是提醒君主明察秋毫的人 , 然而社会舆论却贬斥他们是阿谀奉承之徒 。 这六种人 , 是世俗所诋毁的 。 奸邪虚伪毫无益处的人有六种 , 而世俗竟然像那样赞誉他们;耕种参战有益于国家的人有六种 , 而世俗竟然像这样诋毁他们 。 这就是所说的“六反” 。
【小识】
扭曲的价值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个诸侯国 , 处四战之地 , 强敌环伺 。 与强秦连横 , 则直面赵、魏、齐、楚;参与合纵 , 秦国东出又首当其冲 。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 , “内史腾攻韩 , 得韩王安 , 尽纳其地 , 以其地为郡 , 命曰颍川” , 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 。 所以 , 韩非子所说的“六反” , 恐怕就是针对韩国的衰败而言的——韩国的灭亡固然是出于外患 , 而内部的混乱才是根本的原因 , 外患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
韩非所谓的“六反” , 是指当时社会上六种耕战有益之民与六种奸伪无益之民的对立 , 这原本也是一个时代无法避免的现象 。 然而 , 问题是:那些奸邪虚伪毫无益处的六种人 , 世俗竟然那样赞誉他们;耕种参战有益于国家的六种人 , 世俗竟然如此诋毁他们 。 而这样的国家还希望富强安定 , 那岂不是痴人说梦?所以韩非真正忧虑的 , 是社会整体扭曲的价值评判和违背常理的舆论倾向——真正为国家公利献身的人 , 得不到世人的肯定和尊重 , 而无益于国计民生的人却备受推崇和追捧 , 就如同他在《五蠹》中所说 , “所利非所用 , 所用非所利”!整个国家如果都弥漫在这样一种风气与观念中 , 那还谈什么富足强盛呢?所以韩国的灭亡也就是一种必然了 。
大凡一个国家的没落 , 总是从常识的丧失与价值的崩溃开始的 , 以非为是、以是为非 , 以丑为美、以美为丑 , 乃至于以耻为荣、以荣为耻——“无耻之耻 , 斯无耻矣!”世道人心真正坍塌了 , 认识也彻底混乱了 。 譬如东汉后期 , 国运衰落、社会混乱 , 一片季世之象 。 甘肃学者王符对此也有与韩非相似的看法 , 他在《潜夫论》中说当时的现实是“富者乘其材力 , 贵者阻其势要 , 以钱多为贤 , 以刚强为上” , “富贵则人争附之 , 此势之常趣也;贫贱则人争去之 , 此理之固然也” , “世人之论也 , 靡不贵廉让而贱财利焉 , 及其行也 , 多释廉甘利”……凡此种种 , 皆显示出社会的寡廉鲜耻、心口不一与势利虚伪 , 几乎就是韩非所说“六反”的翻版 。 这真是一流大思想家的深刻 。 (阿阳)
- 厉羽萱为何宋代的监察系统做得如此好?,监司制度丨从《水浒传》中觅迹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宋代,何以成为文豪辈出的黄金时代?
- 『甘肃省监察委员会』【清风典历】子罕不受玉
- [监察委员会]古人为什么在阳春三月过“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