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探寻其前因后果,为何明英宗要杀名臣于谦( 二 )


事实正确和政治正确说到底是两回事 。
所以 , 于谦死于政治 。
其次 , 对大臣拥戴自己的不自信 。
皇位的正统 , 除了先皇指定 , 还有就是大臣的拥戴 。 朱祁钰的皇位合法性就是这么来的 。 而朱祁镇之所以退位 , 是因为自己闯了大祸 , 差点断送了大明帝国 。 后来 , 瓦剌人带着他去勒索明朝 , 开始还能勒索到钱 , 后来一分都没有了 , 没人管他死活 , 朱祁镇很自然会觉得是群臣抛弃了他 。
朱祁镇被软禁的七年 , 可以说与世隔绝 。 礼部每年元旦和朱祁镇寿辰时 , 都会要求朝贺太上皇 , 但是 , 朱祁钰没有一次答应 。 连朱祁镇送给太监一把金刀 , 都会变成一桩大案 。 所以 , 这七年没人敢来看朱祁镇 , 自然更加深了朱祁镇的印象 , 他是个被群臣抛弃的人 , 即使朱祁钰死了 , 大臣也很可能不会再拥立他复位 。
以上两个原因 , 使朱祁镇对自己的正统性开始心虚 。 所以 , 他自己一开始也觉得自己这场政变是绝对有必要 , 也有意义的 , 他并不反对用“夺门”二字来形容这场政变 。
因此 , 就算他后来知道了朱祁钰病重 , 不久人世 , 皇位很快会空缺 , 他也没有否定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等人的功劳 。
实际上 , 满朝文武 , 支持朱祁镇的大有人在 。 这其中 , 还是当时人心中固有的“正统性”在作祟 。 比如 , 在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夭折后 , 很多人觉得这是天意 。 御史钟同就上疏:“父有天下 , 固当传之于子 。 乃者太子薨逝 , 足知天命有在 。 ”
意思很明显 , 就是天命是朱祁镇一脉 。 这个说的还算客气 , 还有人更不客气 , 有个叫章纶的简直是简单粗暴:“上皇君临天下十有四年 , 是天下之父也 。 陛下亲受册 , 是上皇之臣也”
朱祁钰勃然大怒 , 对该二人严刑拷打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 可见 , 当时很多臣子心中 , 朱祁镇才是正统 。
这些朱祁镇当时肯定是不知道的 , 但复位后就肯定都知道了 。 加上以石亨几个发动“夺门之变”的所谓功臣 , 恃宠而骄 , 嚣张跋扈 , 朱祁镇越来越不满 , 也渐渐开始反思这其中关节 。 然后 , 有个叫李贤的来了个临门一脚 , 让朱祁镇彻底开窍 。 李贤说 , 这皇位本来就是陛下您的 , 您再说夺门 , 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 当时郕王(朱祁钰)病重 , 又无子嗣 , 大臣自然会迎您复位 , 又何必夺门?
朱祁镇并不一定相信李贤的话 , 但不管信不信 , 李贤的话至少证明了大臣们的共识:无论自己是否夺门 , 皇位的正统性都是在自己这里的 。 既然大臣们承认了自己的正统性 , 那再自己通过“夺门之变”复位 , 倒显得好像自己是篡位的一样了 。 于是 , 朱祁镇下令 , 以后不许使用“夺门”二字 。
既然“夺门”是没必要的 , 自己的正统性不需要杀了于谦来“正名” , 那么 , 当初我干嘛还杀于谦 , 给自己抹黑啊?从那之后 , 朱祁镇才开始后悔错杀于谦 。 所以 , 无论朱祁镇是杀于谦 , 还是后悔杀于谦 , 理由都是一样的 , 为了继位的正统 。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