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防护服为何不能穿得舒适
实习生莫凡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4月01日07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疫情暴发以来 , 宽大的医用防护服取代白大褂成了医护人员的身份标识 。 长时间工作之后 , 裹在防护服里的他们疲惫不堪、大汗淋漓 。
有一线护士曾对媒体表示 , 进入隔离区之前穿戴防护设备的过程有9个步骤 , 整个流程近30分钟 , 层层防护密不透气 , 脱卸更是繁琐 。 由于此时防护设备上很有可能已附着新冠病毒 , 有感染科的护士将脱防护服比作“拆炸弹” , “过四道门”“洗十几次手” , 才能回到清洁区 。
严格的穿脱步骤保障防护服的有效性 , 但不够合身的尺寸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
对很多女性医护人员而言 , 防护服往往过于肥大 , 有的裆部甚至垂到膝盖 , 穿起来邋遢 , 阻碍行动 。 一些防护服没有收腰的设计 , 武汉肺科医院门诊的支助中心护士为了行动方便 , 常用绳子当腰带 。 防护服的每一处缝隙都需要贴上密封胶带 , 隔绝与外界的接触 。 尺码过大增加了人体与防护服间的空隙 , 许多女性医护人员在穿戴时 , 要使用更多胶带来保证防护服的密封性 。 长时间工作之后 , 手腕被胶条勒出痕迹 , 透气性不好还会闷出疹子 。
防护服过大尚有解决办法 , 过小则根本无法使用 。 驰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杭州市三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海鹏身高185厘米 , 体重86公斤 , 初到武汉时物资紧缺 , 最大型号的防护服也无法覆盖他的头部 。 多方协调后 , 他终于找来185尺码的防护服 , 依旧不够合身 , “裤裆还是吊着的” 。 因为防护服太小 , 王海鹏进入感染区后只能连续站立工作 , 累了就靠在墙边稍作休息 , “一坐下来 , 我的防护服就可能被撑破” 。
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 , 中国第一次制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 现行的标准是2009年的修订版 。 在两版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 均没有标明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 。 负责测量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人类工效学实验室主任赵朝义表示:“如果防护服能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设计 , 再留出一定的富余量 , 合身度会有所提高的 。 ”
两版标准的制定时隔6年 , 但对防护服型号规格上的要求没有任何变化 。 防护服最小的型号身长为165厘米 , 最大的型号身长为188厘米 , 所有的型号在袖口和裤脚的尺寸上没有任何区别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 , 中国成年女性平均身高为155.8厘米 , 比最小的型号矮了近10厘米 。
“防护服的设计与普通服装不同 , 为了让一个尺码适应更多人群 , 会设计得更为宽松 。 ”赵朝义指出 。 但宽松无法解决两性间身材差异导致的问题 。
防护服的设计以男性身材为标准 , 女性在工作中只能穿小号 。 “女性胸围、腰围、腿长以及臂长的比例和男性是很不一样的 , 简单按男性身材比例缩小做出来的防护服肯定不合身 。 ”赵朝义指出 。 实践中 , 一线的医护人员中女性占比60% , 护士中女性占比超过90% , 她们是疫情中防护服的主要使用人群 。
除了设计上的不合身 ,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的舒适性也有欠缺 。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设计考虑的是短期使用 , 穿着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 , 防护性是性能评价的头号标准 , 舒适性没有兼顾 。 但在疫情期间 , 防护服紧缺 , 医护人员往往需要穿上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 , 舒适度变得非常重要 。
人体表面每天要挥发大量水分 , 大部分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排汗性大多很好 , 舒适透气 。 医用防护服为了增强防护力 , 面料通常经过层压或覆膜处理 , 厚重且透气、透湿性差 。 我国《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中规定防护服的透湿量远低于人体舒适的标准 。
- 中国网直播@为何不主张入境人员进行居家隔离?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解答
- 易爱食疗▲一年不生病”?坚持6件事,健康一整年,为何说“清明养好生
- 两性健康科谱专家■请及时补铁,为何经常感觉疲劳?女性“缺铁”的4大症状
- 中国青年网@国家卫健委:病例已清零两周以上地区不会无缘由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 「中国青年网」新增死亡病例1001例,美国连续4天新增确诊超2万例
- 『健康曹医师』重度抑郁为何会造成失眠?你了解你失眠吗,失眠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 「漫说健康」往往就是晚期?早期3个迹象,为何你却不长点心,为何一查肺癌
- 「健康王医师」清明节:能不能吃香椿芽?为何有人说“吃香椿勾老病”!
- [流的眼泪爱情毕业学费]为何从来都不吃芹菜叶?专家:你把宝贝扔掉了!,吃了一辈子芹菜
- 漫说健康:为何那么能吃?,胃真的会越撑越大?直播的超级“大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