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化妆品营销竞争策略研究 化妆品营销策略怎么做( 六 )


第二类,传统美妆集合店依旧占据一席之地 。以屈臣氏为例,3000+门店,以10大的体量进行竞争,以其数量优势开创了一小时送达app,解决了线上购物等待物流运输的环节,将线上线下进行联动,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对于应急消费者来说更加便捷;其他品类的集合店如诺米、KKV、名创优品均有彩妆板块 。
第三类,各大电商平台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大型的集合店,七天无理由退换对于一些不嫌麻烦的消费者来说也相当于有体验 。
第四类是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的代购商,他们可以获得更低的价格 。
第五类是品牌线下旗舰店,实力也不容小觑;虽然现在新零售美妆集合店一日千里,势不可挡,但其现有竞争者依旧不计其数 。总的来说,业内竞争十分激烈,新零售美妆集合店还需进一步巩固地位 。
2)供应商议价能力
以喜燃、调色师、wow colour为例,目前总体SKU数量在6000左右,后者两家门店均突破300 。而这三家集合店的热度、流量都足够高,他们的选品是来自于大数据的数据,找到爆品和具有口碑的高性价比产品,虽然二者的选品大方向有差异,但依旧有重合的地方 。
基于获得高品质独特品牌代理资格建立优势的角度来看,集合店从本身出发,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获取更多流量时,二者需要争夺同一供应商资源,此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此外新锐品牌可以主动寻求合作,入驻零售集合店,依托庞大的线下门店资源快速获得曝光,这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更弱的 。
总结来说,新锐品牌和高性价比高颜值品牌数量较多,其产品差异也大同小异,因此其议价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供应商本身品牌和经营能力的强弱 。除去有影响力的有实力和口碑的品牌,其他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小,但对于一些新的新零售美妆集合店来说,由于流量不够大,且未形成规模之前,其获取代理权的难度相对较高,对于供应商来说,议价能力较高 。
这里存在另一个隐含的问题,比如“独写”美妆集合店售有赫莲娜的产品,但赫莲娜官方否认与其有合作关系,因此,其货源是否正品存在问号 。
由此也可以预见,假使一个品牌仅独家授权给一个集合店,那么对于现在的美妆集合店来说,以调色师和wow colour为领先地位,它们已形成规模,对于品牌方来说是更加吸引人的 。
然而,优质品牌就这么多,当下一个新的优质品牌诞生也会第一时间被这两家头部领先企业挖走 。
此时,对于其他挑战者来说该如何选品,失去官方授权该如何证明自己的货源问题,不难预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两家集合店将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 。新进入的挑战者或许要从别的市场切入,如三四线城市,或者选取现有集合店相对薄弱的护肤和男士市场落点 。
3)购买者议价能力
新零售美妆集合店的购买者为15-30岁的Z世代消费者,属于有个性的个人消费者,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丰富,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平台和渠道进行比价 。
同时,消费者线上购买习惯依旧存在 。因此,要降低客户的议价能力只能通过低于或略高于线上价格,同时配合“逛街”属性,让消费者获得额外的收获感,当下种草体验当下购买,降低消费者的议价空间 。但这也意味着,美妆集合店的价格不能改与线上价格太多,否则就会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 。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美妆集合店的定位就是找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本身就是“平替”,因此可以基本排除消费者寻找同功能但性价比高于已有产品的可能性 。
所以,总结来说,对于同一品类的产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不高,对于同一产品,购买者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
除此之外,笔者发现当同一品牌,如珍珠面膜,出现在同一商场的两家集合店中,一家KKV,一家调色师,但二者价格相差十元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笔者自然会选择价低者优先 。虽然这种情况下这里属于同一家母公司,但倘若属于竞争地位时,价高者会失去竞争优势 。
4)替代品的威胁
虽然线下国货潮是一个风口,但其依旧存在诸多质疑 。从调查结果来看,欧美大牌和日韩泰的产品依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潜在进入者仍然有可能在选品或者服务上超越现有的美妆集合店 。
此外,拥有足够强大的资源的传统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屈臣氏也很够可能东山再起,创建一个新的品牌,以全新的面貌进入赛道 。比如屈臣氏计划在明年引入屈臣氏在海外的子品牌—玛莉娜(marionnaud),其服务体验更加丰富,在门店内设置美容院,帮助顾客做面部、身体护理,专攻香氛、护肤领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