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一直在身边」一位援鄂医生的抗疫实录:ICU里那些绝望的患者( 二 )


“滴滴滴……”6床的秦老爷子呼叫铃响了 , 护士递过话来说老爷子不舒服 。 我站在门口往里张望了一下 , 心电监护各项数据四平八稳 , 患者平卧无任何动静 , 面无表情地一直朝着窗外看 , 手里不停地拽着床单往一个方向旋转 , 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 估计是想家了吧 。
“哎呀 , 医生你可来了 , 我左边胸口这里闷得慌 , 你看这里 , 还有这里 。 ”看我推门进来 , 老爷子主动打开了话匣 。
“您躺好 , 我帮您瞧瞧 , 是这儿吗?还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搁到哪里?”一番问诊查体后 , 我觉得老爷子十有八九是“心病” , 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待在这冰冷的病房已经有两个礼拜了 。
“老爷子 , 您看边上仪器的各项指标这么标准 , 您老肯定会好起来的 , 不要怕!”
“不不不!医生啊 , 你不知道啊!你来之前 , 他们已经拉着我拍了好几次CT了 , 我觉得是不是我快不行了 , 才让我进的监护室?直说吧 , 我已经看开了 , 反正早晚都是死 。 ”
“瞧您说的 , 钟南山院士都说了让您闷两周 , 闷两周就能把病毒都给闷死了 , 你看现在不是越来越好了?”
“可是我的家人都不理我了 , 我觉得他们要抛弃我了 , 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 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 ”
“开什么玩笑 , 他们都巴不得你早点好起来呢 , 知道吗?这个疾病是自限性的 , 您这是在用时间来换空间啊 , 总共3周时间 , 您看都已经过去2/3了 , 您很快就能从这里出去见家人了 , 放心 , 我们这里有最好的设备和医疗技术 , 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都说你们浙江队医疗技术好 , 真的能让我重新回到社会吗?”
“放心 , 再给我们一周时间 , 保证让您满意出院!”
“嘿嘿 , 好啊 , 那就好啊 , 等我出去了我就把我们家的……”老爷子终于解开了紧锁的眉头 , 开始跟我唠起家常来 。
这位老爷子不是个例 , 他是众多病人的缩影 , 在面对新冠病毒时又孤身一人 , 难免充满着恐惧 , 但恐惧的不是死亡 , 而是未知的命运 , 此时更需要医护人员的鼓励与劝导 。
其实ICU并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仪器拼起来的堡垒 , 我们重症医学的医生需要用温度去灌溉它 , 这也是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经常教导我们年轻医生的 , 此刻我们更需要用爱心来装填它 , 让这寒冷的冬天里充满爱 , 让爱去驱赶那些不懂事的病菌 。
一声“加油” , 能换回绝望里挣扎的生命
新收的11床是一位慢性肾衰竭长期透析的患者 , 按病程来算也已经有两个多星期了 , 初见时觉得她面貌清瘦 , 应该是一个很柔弱的女患者 , 然而打开病程录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深夜里 , 她居然用大号针头狠狠地刺向了自己左前臂上的动静脉瘘(这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 负责将血液引出体外循环装置并回输到患者血管内的通道) 。
这是多么绝望的举动 , 她可能是想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 , 也减少周围人的痛苦吧 , 但我更希望她是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如今躺在病床上的她喘个不停 , 床旁的氧饱和度监测在经鼻高流量给氧和无创通气轮换下却无动于衷 , 始终顽固地徘徊在85%~88% , 种种指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 。
如果我们强行将她镇静后是可以安心实施机械通气的 , 也减少了我们很多的氧疗工作 , 还可以减少她再次寻短见的机会 。 我何尝没有想过 , 如此操作更方便我们对气道、肺功能保护的处理!
一个气管插管的事对于饱经风霜的ICU医生来说算得了什么 , 然而插管就能阻止她向死亡靠近吗?插管就能让她回心转意吗?插管就能让她觉得舒服吗?这些都未必!
仔细斟酌后 , 我觉得她的情况更像是一种酸中毒后的代偿性深大呼吸 , 说不定上完透析后就能逆转!然而怎么样才能说服她配合我们进行血液透析操作呢?万一她不肯服软……
那一刻 , 我不知从哪来的勇气 , 突然大声地朝她吼了一句:“这一次请加油!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