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本文插图
3月30日 , 北京小汤山医院首位入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 王晨婷/摄
3月30日 , 北京小汤山医院首位入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 自3月16日重建后的小汤山开门迎诊以来 , 截至3月28日24时 , 已累计接收境外来(返)京需筛查人员2002人 , 其中包括机场转运1682人 , 各区隔离观察点转运320人 , 累计确诊病例43例 。
从53天重建、24小时不间断候诊、中西医联合治疗到患者扫码点餐 。 如今的小汤山 , 已不再是对17年前非典印象的简单复刻 , 它更像是一个符号 , 身后是一次由内及外的医疗变革 。
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本文插图
重建
1600张床位 2000多台设备
3月16日 , 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压力和形势 , 小汤山定点医院正式启用 , 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人员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的治疗 。
和17年前不同 , 再度开门迎诊的小汤山医院由内而外焕然一新 。 医院新建病区从一层变为三层、色彩从单一的土黄变得斑驳;基础设施从满足基本所需到“平疫两用” , 救治人员从部队接管到市属22家医院集体作战 。 据悉 , 从1月23日紧急启动小汤山定点医院改建到3月16日正式投用 , 累计耗时53天 。
据小汤山医院院长穆毅介绍 , 此次小汤山重建难度远超当年 , 除三层模块化集装箱房建设 , 还需标准化设备的同步配备 。 医院开放B区、新建病区两个病区 , 共计1600余张床位 。 其中 , 新建病区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人员的收治 。 B区为原病区改造而成 , 用于收治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 。
院区改建完成后 , 设备、配药、系统安装、人员调集等工作也相继在随后的10天内到位 。 启用前夕 , 医疗设备组在一周时间内将2000多台医疗设备全部进场安装完毕;药学组用3天确立药品目录 , 10天配齐近500个品规药品;信息组从无到有完成信息系统规划、设计、评审;22家市属医院集结1000余名医务人员 , 专业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护理等十多个专业;同时 , 物资、安保、后勤等各项保障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
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本文插图
诊疗
“筛查+医疗”一体
“在接到任务之初 , 小汤山作为全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 筛查、医疗需要我们同步进行 , 目前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专班组副组长马迎民介绍说 。
据介绍 , 由于入境旅客数量庞大 , 筛查任务日高峰曾一度达到394人 , 这要求医院需要保障准确、高效的筛查效率 。 “鉴于此 , 我们对每一位医生都进行了详细的培训 , 并为中医制定出详细的筛查流程 , 根据不同的体征确定哪些人群是一次筛查 , 哪些需要二次筛查甚至是再次筛查 。 ”马迎民说 。
【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如何能够在日均客流量庞大的情况下保障筛查和检验工作不间断?据了解 , 自3月16日正式开门接诊至今 , 小汤山医院执行24小时工作制 , 所有医护人员轮动作业以确保筛查速度 , 同时保障检验人员全天候同步跟进 。
就在2月初 , 武汉市复刻着小汤山的旧模样 , 在10天内建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并开始了至今长达近两个月的抗疫攻坚 。 待新改建的小汤山医院重新开门迎诊时 , 又披上了火神山的影子 。
据介绍 , 结合湖北诊疗经验 , 小汤山实行中西医双轨诊疗 。 马迎民表示 , 目前医院已建立中西医两个专家会诊组 , 保证每天对在院所有病例逐一讨论 。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并用中药制剂 , 同时根据病人不同特点、入院时间和不同发展情况 , 随时调整中药方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