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研究』文本·博物·社会:《茶经》的知识生成史
《茶经》是中唐名士陆羽(733-803)所撰写的汇集并评定他所处时代之制茶技艺、器具 , 饮茶习俗 , 当时茶产区和相关茶史记载的书 。 现存《茶经》以南宋末年的百川学海本为最早的刻本 , 并成为目前各种版本的祖本 , 在此前大概仅有抄本流传 。 《茶经》的内容则分上、中、下三卷 , 包括卷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 , 卷中《四之器》 , 卷下《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十篇 , 全文凡八千字左右 。 其中卷上主要记载茶叶的起源 , 采茶、造茶的工具和时间、技术等;卷中主要记载各种储茶叶、煮茶水、盛茶汤的器具;卷下则就煮茶方法、各地饮茶习俗 , 历代茶事记载、各地茶叶别称 , 全国范围内的茶产地及其高下之别 , 特殊情况下造茶、煮茶等注意事项之类 , 进行全面介绍 。 唯有最后《十之图》 , 并非与茶事、茶器有关之图像材料 , 而是将前文九篇内容“以绢素 , 或四幅 , 或六幅 , 分布写之 , 陈诸座隅” , 从而可以“目击而存” 。
文章图片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局部)
对于这本书的研究 , 历来十分丰富 , 特别是其对唐代 , 乃至东亚茶文化在制茶技艺方面的开创之功 , 许多学者都有重要探讨 。 不过一个让人普遍疑惑的事实是 , 在《茶经》之前 , 基本很少关于茶的记载 , 包括喝茶和种茶 , 茶书更是无闻 。 而当《茶经》一出世 , 则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与茶有关的记载 , 甚至在常州、湖州形成了延续一百年的茶贡制度 。 处于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茶经》 , 更以其非常详尽的制茶技艺之记载 , 成为前无古人 , 后继乏人的经典之作 。 称之为“经” , 可谓名副其实 。 对于陆羽《茶经》的横空出世 , 学界主要通过梳理《茶经》出现之前的茶事记载 , 来看其成书背景 。 大致而言 , 学界讨论集中在茶叶产区的扩大、制茶技艺的提升和饮茶风气的普及等方面 , 以此来看《茶经》成书之前的茶叶相关知识 , 是如何从零星的记载 , 汇聚为集大成者之《茶经》一书的 。 但是 , 表面的梳理 , 实质上可以有更深层的内涵之揭示 。 故笔者撰此小文 , 以求教于方家 。
一从茶产区到《茶经》的文本生成
从茶叶产区来说 , 《茶经》本身在《八之出》记载了唐代的茶产地 , 虽然陆羽的主旨在于品评各种茶产地的高下 。 不过这也说明在陆羽的时代 , 各种茶产地的茶叶生产已经趋于常态化 , 茶叶质量有一定的稳定性 。 而在《茶经》之前 , 各个地方的茶产地尚在形成之中 , 所以学者对此的相关了解 , 主要来源于《七之事》中涉及的各处零星产地 , 以及其他史料中涉及的产地记载 。 但正如方健在《中国茶书全集》中所说 , 《七之事》的各种茶事记载 , 并不一定都是陆羽本人的梳理 , 而是《茶经》在流传过程中经手抄之人陆续添加而成的 。 [1]因为对于造茶、煮茶的技术性记载 , 不容易加入新内容 , 对于各种历史典故 , 却方便后人层累迭加 。 因此 , 也就产生了对于《茶经》文本的生成过程的探讨问题 。
宋人陈师道(1053-1102)撰写的《茶经序》 , 是我们了解北宋时期《茶经》流传情况的文献 , 其中提到当时陈师道所见《茶经》的四个版本 , 包括他自己家藏本(一卷) , 以及毕氏(三卷)、王氏(三卷)、张氏(四卷)三种本子 。 并写道:“其文繁简不同 , 王、毕氏书繁杂 , 意其旧文;张氏书简明 , 与家书合 , 而多脱误 。 家书近古 , 可考正 。 自《七之事》 , 其下亡 。 乃合三书以成之 , 录为二篇 , 藏于家 。 ”[2]可见 , 北宋时期流传的几个《茶经》版本 , 卷数差异较大 , 文本繁简也不同 。 这样一种情况的形成 , 与《茶经》本身在早期流传过程中的形式有关 。
宋一明指出 , 陆羽同时代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了常伯熊“又因鸿渐(陆羽字)之论广润色之 , 于是茶道大行 ,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即根据封演的观察 , 常伯熊对陆羽《茶经》加以润色 , 并更广其传 。 宋氏又引王应麟(1223-1296)《玉海》卷一八一“唐税茶法”条的记载 , 认为常伯熊“广著茶之功”(亦见《新唐书·陆羽传》)虽然并不一定指其“著述” , 但也应该会“形诸文字” , 才能扩大饮茶风气 。 [3]不过《封氏闻见记》的“润色”二字 , 其实已经表明常伯熊对《茶经》在文字上的增补 。 宋一明又着重讨论了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二人增补《茶经》之事 。 认为唐末皮日休《茶中杂咏序》所载“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 , 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 , 即指皮日休将温从云、段磶之所补的茶事纳入了《七之事》 , 并经“多次转写 , 已混同陆羽原本” 。 [4]
- 铲史▲碑上的字谁也不认识,专家研究后说:天书,老石匠刻了一个石碑
- 「明清史研究」维舟:重新认识疾病与医疗史
-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而是守财奴,若曹操攻打荆州他还活着绝不会投降,刘表非坐谈客
- #福建省#刘伯温以“星象”设计的村落,无灾无难人才辈出,13国专家来研究无法解释
-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曹操与孙刘双方的兵力到底是多少,曹操真有80万大军吗,赤壁之战
- 明清史研究▲海盗与贸易:海盗头目与咖啡馆的诞生
-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古之恶来对战河北四庭柱之首,谁胜谁负?,三国演义中
-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并非单纯禅让制,而是一种全新制度,从黄帝到禹时期的继承制探索
- 旅顺老李头:边说边走的一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