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消费升级,消费降级,黄峥■上市梦圆了,但拼多多的争议远没有结束( 二 )
按照此前的媒体报道,拼多多获得了20倍的超额认购,拼多多有权行使提价20%至22.8美元,但黄峥坚持以19美元定价。
无论是业绩上的出色表现,还是低于“实际”的发行价,拼多多都没有不暴涨的理由。特别是市值500多亿美金的京东,年活跃用户也就3亿多,在2017年11月份还曾被拼多多在订单量上赶超,而拼多多的IPO估值还不到京东的一半。
换作是国内市场的话,拼多多的市值走势恐怕不会那么乐观,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对比阿里和京东的数据。阿里在2018财年的活跃消费者是6.17亿,一个淘宝用户每年会花费8000元在购物上;京东在2018第一季度的年度活跃用户是3.01亿,单个用户的年消费额大概是阿里的一半。拼多多虽然在用户量上已经和京东匹敌,可人均年花费只有674元,平均客单价38.94元,看起来还很low。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对外发声时指出:“拼多多的核心优势是不断做爆款,把SKU的深度做到极致,就能把压缩成本、毛利,靠走量赚钱的思路做到极致。”但中国投资者明白的是,假货曾是淘宝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拼多多的问题看起来更加严重,比如在小家电品类上,几乎成了山寨厂商的天堂。
树大招风,拼多多在上市前夕就被尿布制造商Daddy’s Choice起诉,在国内很多媒体的印象中:“山寨货 ”、“ 质量差 ”、“ 烦人 ”、“ 骚扰 ”,像牛皮糖一样黏在拼多多身上。原本只有三岁的拼多多还处于可以犯错的年纪,但300亿美元的市值和镁光灯下的风采,很可能会扼杀拼多多犯错的权利。
况且,在小红帽的故事中,大灰狼最终还是被猎人剥了皮。无论是海外投资者给出高估值的期许,还是国内洪水般的质疑,留给拼多多的恐怕只有“升级”二字。“Costco+Disney”该如何理解?
至少从目前来看,黄峥对于拼多多的规划就是Costco+Disney。
比如说拼多多要像Costco一样做深度的SKU,以标品为主,对高频、低价、至少看上去“优质”的产品为先进行市场测试,在确认需求之后,拼多多会联系上游的生产者开足马力,生产销售适合拼多多的产品,这也就是“拼工厂”的由来。
拼多多想要学习Costco扮演起为消费者选品的角色,尽管网易考拉和小米都曾表达过类似的诉求。不同的是,Costco赚钱的思路是缴纳会员费,仅2016年的会员费收入就有26亿美元,几乎是全年的纯利润额度。
再比如拼多多想要和Disney一样提升购物的乐趣,目前的形态是在微信流量的加持下,鼓励用户去拼团、砍价,邀请朋友、家人等组成一个购物团队。其中的乐趣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砍价让用户感觉“占到了便宜”,比单纯比价更容易激发购物欲。
拼多多的愿景是在AI的驱动下,高效的进行信息的匹配,读懂人们的情绪,让他们体验开心的购物。或许可以理解为像“今日头条”一样推荐商品,基于大数据理解用户的喜好,促使更多的交易产生,拼多多需要做重的只是商品分发和供应链。
只是拼多多该如何“自圆其说”,还需回答两点质疑:
1、C2M模式是工厂转型的方向吗?
“拼工厂”本质上是按需生产,看起来迎合了工厂转型升级的需要,由以往盲目性地生产,导致大量滞销和压仓,走向科学化的按需生产。这一模式迎合了大多数一线工厂的需求,却也可能有悖于工厂主的初衷。
很多工厂的现状是品牌方下单,然后安排工人进行生产,品牌方拿到了90%以上的利润,工厂挣的是辛苦钱。在拼多多的模式中,倡导的是一种没有店铺、没有品牌、没有流量中心的“理想形态”,但拼多多成了工厂们的“米饭班主”,看似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工厂主的生存困境,却也可能变相“绑架”工厂,失去品牌化、品质化的机会。
举个例子来说,拼多多上目前最火的爆款是“9.9元的可心柔纸巾”,属于典型的薄利多销,优势集中在成本控制上。可一旦用户的需求发生改变,或者同样类型的工厂加入,不可避免地存在价格战的风险。而在另一面,诸如网易严选、米家有品等也瞄准了工厂,选择的是品质驱动而非流量驱动。或许两种模式针对着不同的人群,哪种模式更有吸引力,曾经备受品牌方压榨的工厂主们心中自有答案。
- 『福利多多』福利多多!4月3日下午两点小米与你相约米粉节直播间
- [浪潮云]浪潮云ERP2020财年战略升级,云端转型再提速
- #茅台镇#两大品牌齐升级,这家80年茅台镇老厂如何“再出道”?
- [白酒]三位实战大咖一文说透:升级版白酒酒庄该怎么做?
- 『罗永浩』官宣!罗永浩首次直播战绩:成交1.1亿元 人均消费2元多
- 『膳食计TB』浑身是宝,女人要多吃,皮肤光滑细腻全靠它!而且它的皮也妙用多多
- 「支付宝」支付宝发布报告,杭州医疗健康服务消费增长9倍,健康消费力全国第一
- 【文汇网】不想上班,不想开学甚至不想与人打交道怎么破?面对这些心理杂音,要习惯“打怪升级”
- 「EMUI」华为公布EMUI 10.1升级计划:包含36款机型
- 香飘飘■香飘飘“升级版”来了!月营收1500万,会成为茶饮新趋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