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二 )


总结规律 , OMO 模式的拥趸中 , 既有行业龙头 , 也有中小机构 , 既有 to B 的 , 也有 to C 的 , 既有此前主打 K12 阶段线上线下刚需业务的教培机构 , 也要主营少儿美育、素质教育等非刚需赛道的教育机构 。 具体做法上 , 有的作为 S 端来赋能 B 端 , 有的重磅推出在线教育品牌 , 有的设置线上补充授课 , 有的开设线下 OMO 模式校区 ,有的开设在线班型 , 有的则利用音视频拓展课程内容……
动作或大或小 , 模式或重或轻 , 投入或多或少 , 各家教育机构对 OMO 模式各异的执行策略 , 折射着对 OMO 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 , 如果以「线上线下融合」为OMO 的概念内涵 , 小到音视频的结合 , 大到整个教学模式、商业模式的重构 , 都属于 OMO 的外延 。 但进一步追问 , 如果仅在线上补充授课也算 OMO, 那 2020 年春天热度如此之高的 OMO 和谈论了这么多年的混合式教学又有何区别?是又一次新瓶装旧酒、包装概念化?
这不禁让人回想到 2011 年 - 2014 年 ,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 , 争论不清的 O2O 定义 。 彼时 O2O 的玩家们 , 从自己的利益点出发 , 就 O2O 的特点、核心、前提条件争论不休 , 混战过后 , 而今人们再提 O2O , 印象里已约等于美团 。 再看当下时点的 OMO , 定义权的争夺战同样在上演 。 奈何 OMO 虽是老玩法 , 也是新概念 , 躬身入局的教育机构里 , 都在探索 , 尚未成王败寇 , 还没有谁可以定义 OMO 。 而摸索前行的路上 , 耍嘴皮子工夫 , 争论真假 OMO 并没有多大意义 。 对每个喊着要推动 OMO 这一新物种进化成熟的教育机构来说 , 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OMO 到底有没有用?
提高毛利率或实际卖加盟 , OMO 有什么用? OMO 有没有用?尤其疫情期间 , 企业停工、学校停课、教培机构线下教学按下暂停键 , 为自救纷纷转型线上 。 对教育行业而言 , OMO 究竟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新东方在线前 COO 潘欣发表《为什么说当下教培行业的OMO是扯淡?》一文表示 , OMO 之于教培行业目前大概两个模式 , 一是面授机构弄点线上课程或测试混在面授课里 , 其实就是提高自己毛利率;一是在线教育机构打着互联网旗号「赋能」小面授机构 , 其实就是卖加盟 。 他直截了当地质问教育机构说 , 「OMO 的效果呢?这真的是一个谜 。 对你们的客户 , 没见哪个机构对外说自己 OMO 了之后 , 你辅导的孩子们是更多考上重点了还是提分更多了?对你们自己 , 没见哪个机构上马 OMO 之后 , 是营收增长更快了还是利润更好了?」
『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本文插图
(新东方在线前 COO 潘欣)
沿用潘大叔的分法 , 区分 to C 和 to B 的机构 , 让我们以逻辑和实例阐述 , 看看 OMO 到底对教学效果和营收业绩有没有用以及这种利好是否可持续 。
对 to C 的教育机构 , OMO 的热议与疫情密切相关 。 疫情逼迫着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主动思考 , 要不要增加或转型线上?如果 OMO 模式行得通 , 不论疫情期间 , 还是疫情之后 , 线上线下两端互补 , 无疑增加了抗风险能力 。 但如果仅仅为了抗风险 , 并不需要大动干戈做 OMO , 保持十分充足的现金流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 OMO 的优势远在疫情之前就已有体现 。
从用户角度来看 , 家长永远在可承受经济范围内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用户体验 。 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教育方式是否能满足所需?线上教学的优势 , 在于打破时空限制 , 让好老师「触手可及」 , 并且依靠大数据和 AI 技术完成个性化教学 , 提高效率 。 线下教学的优势则在于老师的陪伴激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 可深化效果 。 线上与线下融合 , 从理论上来说 , 取长补短 , 能实现更好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 爱学习教育集团 CEO 须佶成就认为 , 「未来的教育机构没有单纯的线下教育 , 只要教育机构的规模扩大了 , 就必然要依赖于线上 , 教育机构可以提供线下学习场景 , 但是很多服务流程都要放在线上 , 也只有在线上 , 教育机构才能收集数据 , 才有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