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导语
2017 年 11 月 22 日 , 李开复在《经济学人》杂志的 The World in 2018 特辑发表专栏文章 , 结合出行、零售、教育等领域 , 描述了 OMO 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 教育行业作为文中的最后一个例子 , 在李开复的笔下被如此阐述 , 「语言学习在中国十分盛行 , 未来的语言学习将会把外籍老师、本地助教、自动化软件和自动化硬件连接起来:由外籍老师负责远程授课 , 本地助教负责活跃气氛 , 自动化软件负责纠正发音 , 自动化硬件负责作业和测试评分 。 通过对 VIPKID、盒子鱼以及七天教育的投资 , 我们已经帮助他们在中国的学校和培训中心实现了这种模式 。 」
李开复肯定没想过 , 有一天 OMO 在教育行业会如此之火 , 且为之摇旗呐喊的不是年前上线了大米网校的 VIPKID , 也不是强调 AI 产品下沉的盒子鱼 , 更不是自 B 轮融资后便鲜有发声的七天教育 , 而是几乎所有受疫情冲击想要转型线上的线下教培机构 。
『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本文插图
美团可以定义 O2O , 谁能定义 OMO ? OMO 是英文 online merge offline 即线上线下融合的简写 , 2019 年才在教育行业有较大声量 。 在教育行业的范畴里 , OMO 尚不是一个足够清晰的概念 , 各家教育机构的打法也不尽相同 。
2019 年 4 月 18 日 , 彼时尚未更名为爱学习教育集团的高思教育宣布完成 D 轮 1.4 亿美元融资 , 爱学习教育集团创始人兼 CEO 须佶成站上演讲台 , 宣布未来 5 年将坚持 S2b2c 战略路线 , 聚焦 OMO 新教育场景 。 须佶成在接受鲸媒体采访时曾进一步厘清界定概念 , 「基本上 S2b2c 都是以 OMO 的形式出现的 , 但不能说我们是走 OMO 之路 , 更准确地说我们是在走 S2b2c 的战略路线 。 」
『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本文插图
(爱学习教育集团创始人兼 CEO 须佶成)
同月 26 日 , 精锐教育召开战略发布会 , 宣布将投入 30 亿全力推进教育 OMO, 其中 20 亿用于技术升级 。 精锐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张熙称 OMO 并不是机会 , 而是涉及企业生死的选择 。 2020 年 2 月 13 日 , 精锐教育应对疫情顺势推出精锐在线 。 2 月 20 日 , 精锐教育发布 2020 财年 Q1 财报 , 明确提出要 all in OMO。 官方显示 , 即使遭遇严重的疫情利空 , 精锐教育仍实现半个月纯在线新签现金销售超 1 亿 , 且预计整个 2 月份将实现 2.5 亿 - 3 亿元的业务收入 , 大部分来自精锐在线平台 。
『京翰教育』教育 OMO ,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鲸观察
本文插图
(精锐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张熙)
回到 2019 年 5月下旬 , 朴新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沙云龙表示「凭借朴新教育独特的收购整合模式 , 除了自去年四季度成立的在线教育事业部 , 我们期待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 OMO 模式的发展前景 。 」转眼 2020 年 3 月 , 朴新教育公布 2019 年 Q4 及全年财报时 , 明确表示 2020 年的行业战略重点是顺应行业 OMO 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 , 全面布局教育发展模式 , 且已经为线下班课学员进行线上「周中加频」 , 即在平时行课过程中 , 线上拓频 2 小时课程 。
实力雄厚的大型教育机构能提出「五年计划」、「30 亿投入」、「战略重点」表明践行 OMO 的决心 , 「小而美」的教育机构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 单从媒体公开发声来看 , 2019 年 9 月 , 成立了近 20 年的纯线下 K12 教培机构京翰教育落地未来校区 , 进行 OMO 模式尝试;2020 年 3 月 , 瑞思英语召开数字化战略解读暨瑞思在线小班课发布线上媒体沟通会 , 称疫情期间完成了 OMO 转型;选师无忧获 A+ 轮投资 , 强调公司将专注于 K12 教育 OMO 垂直电商平台;少儿美育机构夏加儿宣布完成 B 轮投资 , 称将持续在美术教育 OMO 模式上发力 , 具体尝试如在线音视频内容与书本的结合 。 等等例子 , 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