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邱海波:重症医学是生命的最后防线


“在这样的重大疫情面前 , 最前端、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我们医生 , 而是疾控 。 如果把第一道防线 , 比如社区这条线 , 如果社会的传播能挡住 , 病人就会变少 , 重症就会更少”
“经此一疫 , 我们也应该反思:全国有足够的重症医生、重症护士吗?这是我们的医学教育体制的一个大问题 。 我们的培训、毕业后教育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我们在住院医师培训中没有规培 (规范化培训) ”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7期
文 | 本刊采访人员 杨楠 张明萌
实习采访人员 刘睿睿
编辑 |林阆
全文约2654 , 细读大约需要6分钟
『南方人物周刊』邱海波:重症医学是生命的最后防线
本文插图
邱海波图 / 新华视点
在日前的采访中 , 邱海波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采访过去世患者的家人么?我说有 。 他问:他们怎么样?我三言两语 , 简单说了几个 。 我看到邱海波突然靠着椅背 , 右手攥了起来 , 这是人在努力克制自己情绪时的表现 。 邱医生是个温和的人 , 在谈及初来武汉时的经历时 , 他说 , 有不少可以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 。
在一月份的武汉 , 疫情之初 , 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有力所不能及的无力感 , 即使你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 , 国家卫健委点名指派武汉医疗救治专家——这是医生能在此次疫情中所能扮演的最重要角色之一 。
邱海波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副院长 , 重症医学专家 , 以下是邱海波的自述:
我1月中旬来武汉 , 刚来的时候 , “新冠”对我来讲是新的疾病 , 不知道它的特征 , 需要跟前期当地的医生去聊 , 病人怎么生病的?需要跟清醒的病人去聊 , 他有什么不适?对于最重的病人 , 要看看他现在有哪些器官不好 , 到底是因为肺 , 还是别的器官也有问题?当时认为 , 主要以肺为主 , 看看该怎么做治疗 。 那天我是早晨到武汉的 , 下午就去了金银潭病房 。 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觉得病人病情较重 , 第二病人很多 , 第三是大家好像都有点摸不清头脑 , 到底应该怎么治不太清楚 。
刚开始我们遇到很多困难 。 一个是没有插管的设备 , 即使有了 , 插完管以后 , 病人到ICU又没有床位 , 要上呼吸机 , 一开始呼吸机也不够 , 医疗资源不到位 。 当医生看到不少同事感染了 , 心情可想而知 。 当时即使有呼吸机 , 墙上氧气也接不上氧气接口 , 氧气压力也不够 。 我们都自己动手搬过钢瓶 , 我不能让病人憋死了 。 早期的时候大家都搬 , 护士搬不动 。 有什么脏活累活 , 我们医生先干 。 我会跟护士说这个事情怎么样 , 有多大风险 , 你需要注意什么 。 要让护士会觉得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医生团队在支撑我们 。 同时我们也尽快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中央指导组 , 必须赶紧解决氧气的问题 。
『南方人物周刊』邱海波:重症医学是生命的最后防线
本文插图
邱海波(中)和同事在抗疫一线
早在一月下旬 , 我们在巡查的时候就发现 , 病房已经全满了 , 每天四、五百的门诊量 , 病人要求住院 , 但住不进来 , 没有一张床位是空的 。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危重病人在外面等着住院 , 不知道这些危重病人在外面是不是就这么走掉了 。 卫健委派我们到汉口的医院去看 , 一家一家查有多少重病 。 当时我们查到大量的重症病人 , 院长们都很焦心 , 说:我的病人进不来 , 发热门诊的病人都收不进来 , 特别重的才能收 。 如果病情不是特别重 , 收不进来 。 当时方舱还都没有 , 病人只能回家 , 这些回家的病人里头有多少重症我们不知道 。
所以当时我们在卫健委的专家会上 , 研判疫情 , 提出要赶紧扩床 , 收病人进来 。 一定得去扩重症定点收治医院 , 就像当年SARS , 中日医院、宣武医院征用 , 全收重症 。 应该说 , 这些情况 , 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改善 , 我们在短短的三天里面 , 几乎每天都增加一千张的重症收治床位 , 不断收治 。 包括医院的供氧 , 也都得到了解决 。 这样的效率 , 在很多其他国家恐怕是难以复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