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为一线医务人员搭起“心”桥( 三 )


近日 , 随着国家卫健委增援的400多位精神科医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到来 , 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成效 。 但也有很多遗憾 , 比如寻求心理帮助的一线医务人员很少 。 究其原因 , 一是医疗救治是第一位的 。 在高度紧张状态下 , 医务人员少有空闲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 。 二是全国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大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 心理素质较好 。 而湖北当地的医务人员经过了疫情早期医院被“挤爆”、缺乏防护下的日夜奋战 , 也显得比普通人更加坚强 。
需注意的是 , 急性应激期的坚守并不等于日后的健康 。 正如一位英国著名精神科医生所言 , “一个人经历苦难但并不感觉到太痛时 , 那只不过是调动了心理的防御机制 , 诸如否认、压抑和理想化” 。 这种防御在危机时可以保护我们 , 但长期下去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可能会以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 比如睡眠障碍、抑郁障碍 。
我院ICU的主任谢琴曾告诉我 , 每个抢救无效后去世的患者面孔 , 她都记得 。 她时常感到无助 , 偷偷哭泣 , 但还要微笑着鼓励同事和患者坚持与疾病抗争 。 前来武汉支援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圣青 , 用“惨烈”来形容抢救场景 。 她说:“很多患者上午还好好的 , 下午病情就急转直下 , 接着心电图就成了直线 。 ”这么惨烈的情感体验在日复一日的救治工作中无疑是被压抑着的 。
还有很多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担心自己被感染后 , 对家人无法交代 , 心里很内疚 。 这其实是我接触到的所有一线医务人员的担忧 。 但有的医务人员倾向于把这些担忧揣在心里 。 我想对他们说 , 寻求心理帮助并非是软弱的表现 。 健康心理能包容人性中大量的负性情绪体验 。 当我们学会将这些负性情绪表达出来并得到他人理解 , 就有利于恢复健康心理 。
用志愿者的力量守护医者仁心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任志洪
“亲爱的来电者 , 您好 , 欢迎致电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 。 本次通话时长约30分钟……”以往打进热线 , 你首先会听到由智能机器人发出的这段指导语 。 有的人不喜欢机械的声音 , 还没等转人工 , 便匆匆挂了电话 。 我们研究发现 , 指导语直接影响呼入转人工的介入率 。 那就换一种声音吧 , 最近我们改用了人工语言 , 温柔、平缓的语气 , 听起来亲切多了 。
更细致、更专业、更设身处地——这是我们志愿咨询师的职责所在 。
自2月24日我们的心理援助平台开通以来 , 我们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特设了专线 , 提供全天候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 。 他们有任何心理困扰 , 都可以来电倾诉 。 电话这头 , 有3000多名志愿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的服务 。
一线医务工作者来电在我们平台所有来电中仅占3%到5% , 武汉当地的居多 , 女性求助者多于男性 。 我们的统计数据表明 , 当前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是心理应激产生的情绪困扰 。 然而 , 有些困扰却让人很感动 。 比如 , 一名疫情期间一直在医院工作的女医生 , 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感染了新冠肺炎 , 从被确诊到出院 , 一直担心自己不小心会感染其他同事 , 因此感到很内疚 。 出院后 , 仍然无法摆脱内疚感 , 她打进了热线寻求我们帮助 。 正常人对患病会有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反应;而医务人员作为救死扶伤者 , 时刻都在为他人着想 , 即使自己被感染了 , 表达出来的情绪却是深深的内疚感 。 我们作为咨询师 , 也都被感动了 。 我们通过耐心的倾听、真诚的陪伴 , 让她慢慢能接纳自己 , 不再自责 。
看似简单的对话 , 却让求助者感受到了温暖 。 心理援助平台可以促进一线医务人员更科学地看待压力;也可以提供安全的情绪宣泄途径 , 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
不知不觉 , 平台上线开通已经1个月了 。 我们原本计划在疫情期间运行 , 预估是持续3个月时间 。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 , 对疫情突发导致的各种应激反应的心理援助已逐步淡化 , 随之而来的更深层次的心理援助需求已经涌现 , 特别是发现一些医务人员在遭遇如此重大事件后 , 已产生系列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征反应 , 比如记忆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 。 这些心理困扰 , 已不是30分钟的心理援助能解决的 , 需要长期的心理关怀 。 因此 , 我们也在酝酿针对医护人员的后期心理援助方案 , 特别是在依从精神卫生法的前提下 , 探索长期网络化心理咨询的可行性 。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 在巩固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防线上 , 我们一定会坚守到底 , 做最好的陪伴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