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新零售和传统零售没有对抗,只有改变与被改变

 
「新零售」新零售和传统零售没有对抗,只有改变与被改变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新零售”和“人工智能”火在商业前沿,零售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纷纷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抢占市场,争做新零售排头兵。而魔都上海,在新商业下又被誉为“新零售之都”,除了市场趋势的红利外,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在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时至今日,新技术日渐成熟,考验人工智能落地实体经济能力的节点日渐突出。6月15日,“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智能+零售”峰会将聚集近20位零售顶尖人士共赴上海探讨行业趋势,把握零售新契机。
商业的迭代变革与转型大潮,随着互联网时代技术与思想的喷涌式爆发,已成为大势。不难想象,其全新的商业思维与商业逻辑已经深植于人们的生活与感知中,逐渐成为一种自然经济现象。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也许你会认为,不会有人再去质疑这种变化与进步性革命了。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恰恰在转型前沿的零售行业,这种趋势与转型至今仍旧存在余波未停的争议。
成功于非互联网时代的零售企业,大多对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情有独钟,面对变革的冲击,或郁闷激愤,或不屑一顾,坚持固有的思维,并以“商品至上”等类似这样的种种理由对“新零售、新商业”还之以“颜色”。
5月9日,第16届全国连锁商业战略研讨会邀请到了“新商业思维”的著名代表人物吴声先生,并请吴声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用户即场景:商业新物种的产品逻辑》专题演讲。
吴声的“场景革命”论述及其新商业思维是一场不仅围绕顾客、也深度影响创业者、管理者、经营者的心智颠覆与心智重构。
关于零售业这场变革,吴声先生强调,零售的变革不仅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思维,更是零售人在能力体系中的一种构建方式里对零售的重新诠释,这种新的零售,强调零售业应该重新思考何为“人货场”。
他同时讲到了湖南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的两个店,“鲜食演绎”和“better GO智慧门店”,这是两个零售“新物种”,吴声先生认为一个店强调的是更快,更加低摩擦,更加形成友好型的效率交互;另一个店希望顾客更沉静的驻留,希望人们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徜徉其中。它产生的高效率就体现在人们围绕它争相分享的内容,形成好的体验和好的口碑传播。而店面搭建的场景流动成为人们社交分享的关系链条的核心内核,使人们愿意和他们的朋友推荐、传播。也就是说,全新商业思维下的智慧门店,向每个顾客赋能,使他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和店面中成为社交达人,而这个维度里形成的利益关系和激励机制,成为一种富具价值的社交货币。
场景切换的本质是什么?是意义流动。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它创造了真实的意义。以前我们讲产品的三要素是刚需、痛点、高频,今天零售业思维一定要再加上一个要素,就是“意义”。
这种变化,是新的商业变革时期的必由过程:生活方式取代价格、功能成为新的意义要素;超级个体围绕活动、兴趣和意见形成的生活模式与身体力行;成为社群构建生活方式的要素被选择。
对于吴声先生的这种论述,一些传统零售业的成功人士并不认可,并且产生了激烈的对撞性争论。
他们认为:
零售业到什么时候都不是概念取胜,而是商品取胜,没有商品卖什么,卖概念?
只要做好商品,就什么都不怕了,那些新概念、新模式都是瞎忽悠,应该统统扔进垃圾桶。
支撑他们观点的是电商贡献率在整个零售业的“占比”太小,所以当前以线上线下、智慧零售为主要特征的“新商业、新零售”并不一定管用。
对此,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1、首先对于新商业、新零售的全盘否定,对吴声先生观点的排斥,是一种缺失科学态度的做法,实际上,这是一种潜藏焦虑的心态。关于新零售,于东来先生前不久对笔者说过两点:他认为电商和今天的新零售,对社会发展和商业变革意义非凡,贡献巨大,应持接纳和融入的姿态;而那些对电商和新零售充满排斥和抱怨情绪的企业,是自己没准备好、没做好。为此,我又一次感触到,胖东来作为一家优秀零售标杆企业,之所以始终保持发展势头,走在行业前沿,与他们自觉接纳新理念、融入新趋势、保持新思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