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一直在身边」民营医院面对疫情拐点,该修炼的内功是什么?


「美好,一直在身边」民营医院面对疫情拐点,该修炼的内功是什么?
本文插图
【编者按】民营医院需要相当重视在医生团队诊疗能力绩效管理上除了服务 , 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输出 。 倘若医生诊疗能力服务边界的局限性致使医疗本质本末倒置 , 医生诊疗服务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复制医疗营销的成熟经验直接与业绩量挂钩 , 忽视用户需求在医疗服务环境中是否会产生哪些变化?
本文发于院长说医事 , 作者郭俊/张明/谷红;经亿欧大健康编辑 , 供行业人士参考 。
一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治理为医疗服务形态提出了新的挑战 , 民营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暂缓 , 在一定程度上 , 让原本就已经在夹缝中生存多年的民营医院 , 再次暴露了整个行业的脆弱性 。 这次疫情 , 给民营医院管理者带来一个反思:在被动进入慢增长的状态下 , 医院应该修的内功是什么?反脆弱的机制怎么去建立?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 迅速对复工后运营发展及医院战略应对和调整作出有意义的梳理 , 带领医院渡过疫情之下 , 效率减半这个至暗时刻的运营就是民营医院需要找到的很好的 , 而且非常普适性的 , 新的内功修炼方式 。
在此 , 借用尼采的一句名言:“杀不死我的 , 使我更强大 。 ”这句话对于承压前行的民营医院来说是最好的概括 。 如果说这场疫情战役 , 可能要持续N个月而不是2个月 。 那么 , 接下来进入正常状态或许要到三、四月份 。 资金雄厚的民营医院或许还能等得起 , 对于面临着求生存、活下去的中小型民营医院而言 , 却经不起耗 。
另外 , 医院业务收入显著减少与物业、水电费、人工成本刚性支出的矛盾 , 这些困扰很难让现在恢复到往年同期的光景 。 比如 , 在疫情过后将如何应对面临用户留存、成本管控、运营效率提升?能否及时预算出来“自负盈亏”保底费用?这都给民营医院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 。
1、诸多痛点的由来
鉴于民营医院有“天然的痛点”常态:医疗服务量低且用户需求复诊率不高 , 消费决策时间长 , 用户沟通成本大 。 民营医院在面对业务需求层面的持续低迷这个痛点方向上 , 是等待市场处于回调状态 , 还是进行目标用户的调整 , 打造以夯实医院内功迎来业务和获客触底反弹?这是一个提升行业认知度 , 夯实业务能力 , 值得探究的问题 。
其实 , 民营医院最重要和最稀缺的点 , 不是更高频的营销 , 而是基于服务量数据下 , 医院所真正缺失的了解用户的能力和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 。 这个问题能为今天民营医院管理者带来不少启迪的运营哲学问题 。 这当中必定也孕育着逆袭的蓄力和新生的机遇 。
就民营医院发展的本质而言 , 几十年来并没有踏上一帆风顺的发展历程 , 业务能力的提升尚存有争议 , 但营销能力基本无需质疑 。 随着医疗健康产业向成熟时期的过渡 , 单一的纯营销运营方法已经不足以支撑民营医院核心竞争能力的凝练 。 服务与营销并行 , 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率和经营的成熟度 , 才是新时期民营医院面临的新挑战 。
比如 , 要分得清技术突破与营销噱头的界线 , 不仅仅是业绩量做起来了就是营销功夫厉害 , 业绩量亏了就甩锅于市场 , 因此忽略自身存在内功积淀不够的问题 , 进而导致民营医院发展呈现出鱼目混珠 , 良莠不齐的局面 。
再说了 , 民营医院都有自己的调性 , 重点思考提升医院收入无可厚非 , 但在通过自身的文化品牌调性将人文内涵加入其中来做突围 , 真正关键性的”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运营思维仍然很难在民营医院中被看到 , 尤其医生团队诊疗能力的运营并称不上成功 。 也就是说 , 能讨医疗用户欢心的套餐营销却要让医院赔本的业务 , 为赚得业绩量提升却要让员工精疲力尽的噱头忽悠 , 这些都是民营医院不能做的 。
纵观民营医院发展30多年来 , 目前的最大问题在於无“创新” , 发展路径终究只是一汪“远水” , 解不了实际效用的“近渴” 。 其实 , 在行业很多人的认知里 , 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决策力和战斗力都比较强悍 , 但是不知道民营医院被大多来自非议和偏见的负面评价 , 由头正是缺少与时俱进有底线有规则力量 , 对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