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着本性平庸?
太谙于世故,你会发现自己是社会的,是单位的,是他人的,偏偏不是自己的,慢慢地你就会活成成千上百的别人一样。从世俗的角度讲不见得不幸福,甚至是成功的,却白白浪费了此生为人的机会。
■来自的网友回复
有意思的问题,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 4 年前我在 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吗?为什么? 的回答中已给出过解释:
对于一个很 「普通」 的人来说,情商的习得方式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对于一个有些「特别」 的人来说,情商的习得方式不太容易,更接近于「模式识别」。类比地说,所谓「洞察世事」,本来就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是,观察大部分人是怎样做的,并接受和模仿它;第二种是,思考大部分人行为模式的内在原因,试图用逻辑合理化,然后再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行为模式;第一种是相对容易的。因为,我们接受的事实越多,就越容易接受新的事实。这就好比:在数学中,我们所认同的「公理」越多,推导新的定理就越轻松。
但这种思维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
-----
我来举个形象的例子:为什么 1+1=2?
绝大部分人,听到这个问题,往往会一愣:这不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吗?具体的表现方式有:
我小时候,父母/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诉诸于权威)所有人都这么说,没有人反驳过它;(诉诸于多数人的意见)1+1=2 显然就是事实,这是公理吧?我们证明不了它,只能先认同它,陈景润不也才证明 1+2=3 吗?(此处大误:陈景润研究的问题和 1+1=2 没有任何关系)只有一小部分人,才会更深入一点,去研究 1+1=2 背后真正的原因,那就是「皮亚诺公理」(Peano axioms):
0是自然数;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a,都具有确定的后继数a\u0026#39; ,a\u0026#39;也是自然数(数a的后继数a\u0026#39;就是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整数(a+1)。例如:1\u0026#39;=2,2\u0026#39;=3等等。);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不同的自然数有不同的后继数,如果自然数b、c的后继数都是自然数a,那么b=c;设S?N,且满足2个条件(i)0∈S;(ii)如果n∈S,那么n\u0026#39;∈S。则S是包含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即S=N。 1+1=2,其实是通过这 5 条公理推论出来的「推论」。
-----
不知道你感受到没有,「皮亚诺公理」才是更接近于事物本质的「真理」,但大部分人并没有这种抽象能力,于是只能先接受 1+1=2。(甚至有不少人,不仅自己没有这种好奇心,还会把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定义为「钻牛角尖」)
很显然,会去研究并意识到「皮亚诺公理」的人,大概率是相对聪明的那一批。
这就好比计算机编程:有些人可以写最底层的「汇编语言」,有些人可以写架构在汇编语言上的「高级语言」 Python、SQL 等,但大部分人,只会用 Word、Excel —— 我不是说后者一定是笨蛋,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编程不是必备的技能,但是前者一定具备了相当数理逻辑能力的人,这点大家不会反对吧?
因此,内心接受「默认前提」越少,这个人是聪明的概率就越大;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是平庸的,那么他必须接受足够多的「默认前提」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但正如发现和理解「皮亚诺公理」和「汇编语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在不算太小的年纪才能领悟,真正的、在「理解」世界运作规律下的「洞察人事」也必然需要相当多生存经验的「积累」才能达成,是绝不可能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实现的。如果一个人很早就自以为理解了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那大概率是认同了足够多并不是显然的「前提」,而没有真正理解之。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不理解的前提下,一个人认同的「默认前提」越多,他的「创造性」也就越差,行为模式上也就越容易禁锢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沦为平庸;而认同的「默认前提」越少,他的「创造性」就越强,也就越有可能发现全新的、合理的「世界运行模式」,从而改变人类的认知。
这便是我理解的、叔本华这段话的精髓所在。
■来自的网友回复
以前喜欢看一点叔本华的书,所以尝试回答一下。
略长,我给你慢慢梳理一下,叔本华的书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叔本华,他是一个内省智慧极高的人。
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到过人类的几种智力分支(多元智力理论),其中一种就是内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这种智力,能够认识洞察外部世界的规律,和觉察反省自己身心的种种现象,并对它们进行辨析与洞悉。这种智力在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哲学家柏拉图,老子,庄子都是这样子智力天赋极高的人。
这一个特质,注定了他评价与观察一个现象,其一不会陷入名利财富为衡量第一标准,第二他不会流于表面去观察一个状态。
1.
虽然看起来,叔本华对这些名利财富并没有多大兴趣。其实,叔本华很关心关于"幸福"的事。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观察与思考幸福的事情。但是,在幸福之前,首先要觉知痛苦,《人生之路应该如何走过》中谈到了关于痛苦。
在他的观察里发现,我们对痛苦与幸福的觉察,是这样子的特性:
如同流水,顺利的时候,是不会有浪花的,除非它们遇到阻碍。我们健康的身体,没有产生痛苦的时候,我们不会注意到它们。反而,会因为鞋子有点夹脚,而感到烦恼的很。也就是说,其实,真正让你很幸福很爽的事,你根本没去注意,反而,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感到大为烦恼。甚至大为光火。
再简单的说下来,如果你失去了双腿,才会发现有双腿,是多么方便开心,可以愉快的奔跑,多么令人快乐。但是,你拥有它的时候,却反而会烦恼,因为可能它有点胖,或者线条不够优美。
所以,当你感到不幸的时候,看看更不幸运的,你才知道其实自己还拥有很多,日子其实不错。
但是,因为我们平时缺乏内省,观察与觉察不到这些规律特性,那么自然无法把这种规律与智慧应用到自身与周围。则很容易"习惯的正确"(不假思索认为是对的)陷入下面"生存的痛苦":
当你无有内省能力觉察到自心,正处于何种状态,与外界的规律是如何"欺骗"你的时:
那么痛苦和无聊这种破坏你幸福的死敌就存在了——而且是一种对立的存在。当你因为伤口与资源的匮乏而感受到痛苦,这是一种直接的痛苦,我们凡人没法否认这个感觉的存在。叔本华不管它有多聪明,他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痛苦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伤口,资源不匮乏的时候,那么另外一种痛苦就是"无聊"。
当贫苦的,下层的阶级,正在为衣食住行,生存而奔波忍受痛苦的时候,"无聊"也正在折磨另外一群人:
对于人类而言,无聊的酷刑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口袋充裕,却无法感受快乐,因为他们已经陷入到了无聊的深渊。于是,为了逃避这个可怕的地方,不停的旅行,度假,到处寻找刺激,让他们越来越麻木的快乐,感到一丝放松。奢侈,排场,酒精,毒品,混乱的趴体不过本质上都是他们努力逃出无聊境地的挣扎。于是这些人可能,为了追寻一点快乐,时刻坐立不安,所作越来越危险,事实上报纸上屡见不鲜了。如果不加以觉察的话,结果只能是两种,悲剧,尚未悲剧的千疮百孔。
于是,生活就像摆钟一样,来回在这两个极端中来回摇摆。一会直接的痛苦,一会无聊的酷刑。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样逃不了。你逃离了一端,就正在接近另外一端。你的生命也正在摇摆中流逝掉。
2.
叔本华也作为一个凡人,已经觉察了生活中这一痛苦,他定然会想尽办法从这个摆钟中脱离出来。他认为,首先你可能根本没有认清楚你自己(那么更别提认清世界的规律了)
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有不少的篇章去观察分析我们认为是幸福的东西,重新审视什么是幸福。
凡事追本求原,人最终只能依赖自己。——歌德不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自身创作与发现幸福——戈德史密斯 (英国作家)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亚里士多德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心绪的宁静之中。——西塞罗?(古罗马哲学家)总之,虽然关于幸福的话题很多,但是在哲学家的眼中,无一例外的几乎都指向心灵的作用。叔本华也不会例外。并且他与亚里士多德还心有戚戚的觉察到了幸福的无常,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
"一切幸福的来源,本质上都是不确定的,不安全的,短暂的,偶然的。"这也确实是世间一切都是和合的,需要诸多因素的组合,幸福也不例外。于是依赖外界来寻找幸福感,那会很快干涸与消失殆尽。
于是叔本华认为,将自己的快乐受限于外部的变化,那是在太无常了。他不会期望被期待,金钱,赞赏,掌声误导。也不会让自己妥协,去配合低级的欲望与庸俗的区位。并且还建议:
千万不要牺牲自我的内在去换取外在,不要用一个人整个或者绝大部分的安宁,闲暇和独立,去换取荣耀,地位,头衔,和名气。对他来说,希望离开人群独处是很棒的。(其实大部分内省智力者都不喜欢被人接近,在身边,在人群中,他们特别喜欢与人群保持距离,这是这个智力分支的特性,否则这会非常的折磨他们。其实在诸多心理学的一些书中都提到过这种人格的特质。)
他至始至终的坚持,幸福来自于内在。(如果不是叔本华的话,可能这些智慧会被不假思索的贴上了鸡汤,可见我们处于多么浮躁的环境)
他认为只有精神上的丰富,才不会无聊,有活力的思想才是永远不会枯竭的。从内心和自然中探索到新鲜的事物,并且融会贯通,只要思想保持朝气蓬勃就能避免无聊。我们越依靠思想,乐趣就会越大。具有高度精神力量能够帮助我们过的更加的幸福。
而寄托在外界的幸福必然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失,最后被烦恼所伤(又回到文章的最初,我们觉察不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倒是很容易注意到鞋子夹脚)。
而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其实不过就是从心里认为"幸福"是一种手段可以获得东西,并且是从外界获得的。
所以在,在叔本华的观察中,过早的精通这些事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年纪轻轻就不再观察与洞悉周遭的一切,却去熟练的追逐那些注定失去的东西。也许在智商和手腕是厉害的,但是这是智慧上的平庸:他已经是一个陷入无聊与痛苦的人了。在这个摆钟中来回摇摆:你逃离了一端,就正在接近另外一端。
3.但是为何又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也不是一个不好的迹象呢?
如果你认为,因为刚才那些事,人们显得不够聪明所以就会带来不道德的事,所以不道德吗?那就错了。又蠢又坏事当下流行的一个词,人们常常 认为,又蠢又坏事成对出现的, 所以两者是一个根源。
实际上,这种看法在叔本华的《 论意志于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有比较详尽的反驳。而且叔本华虽然才华过人,但是是谦虚的。这一点在书中也反复强调。所以不够聪明的事就会带来不道德的,在叔本华那里不能成立。
其实真正"不道德"的原因在于,在他看来,这个经过文明教化的世界, 实际上只是一 巨大的化装舞会。过早的精通舞会,技巧上的操作,带上面具,显露出他们的优雅。人们为了巧妙的与对手周旋,而带上了面具,他们真实的样子,并非他们所表现出的那副样子, 他们的面具就是 一个工具 ,投机取巧,只知道谋取利益(还未必正当),贪心与罪恶倒是如影相随的。
叔本华的思想体系里坚持认为:
一个人幸福的首要要素是他的人格。所以,他希望这么教育人们:在这场化装舞会上,苹果是用蜡制成的, 鲜花,金鱼 都是由丝绸和纸板做成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所有的笑谈都不能当真。而这一切,洞察人事,谙于世故,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的面具的招数。竟然,过早的出现在一个年轻人身上,这就很糟糕了。
4.
谁要是没有他那个年龄的意气精神,就必然有这一年龄的种种不幸。——伏尔泰。对于这一点叔本华是双手赞同的。
他认为年轻一个很大的价值在于,人们生命的早期,对于生命的感知是如此的敏锐,强烈,他要经历一个梦幻时期与从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有些人就会说:
我已经完全抛弃了过去的虚妄观念,“ 幻想的时代已一去不返。”这些开始觉醒,去觉察世界与心灵的本质模样。最后可能会通往叔本华认为幸福的路。
但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却教导他一个极为错误的感觉:
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大量的东西赏赐给他。让他觉得很美妙。那么很显然,他会很快的陷入到追逐名利,远离精神财富,然后再痛苦的摆钟中度过一生。而且他竟然如此早的掌握了种种手段。
所以,叔本华提到,如果一个 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 并且在与他们的 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与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因为,他们尚且没有真正陷入到痛苦的摆钟与名利的面具手段中,才会产生种种的惊讶,也潜在的意味着他们的品质中有更珍贵的东西,这些珍贵的东西确实是高贵的,比如可能是诚实,求知,等等。才很容易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笨拙的手足无措,而不像那些干练的政客一般虚伪。
- 面包蛋糕@为什么同样的面粉,在中国是包子馒头,在西方人却是面包蛋糕?
- #食味艺文志#原创 为什么同样的面粉,在中国是包子馒头,在西方人却是面包蛋糕?
- 贵阳正畸医生周新莹@牙齿不白都是这些“害”的,五点原因让你明白牙齿为什么变黄
- 钓鱼@春钓鱼咋避免小鱼闹漂?1招完美解决问题
- 香槟@谈谈香槟的除渣
- 明明仔@你知道为什么减肥的人要补充蛋白质吗?有五大原因!
- #茶以清心#为什么同一款茶有不同味?
- 『热剧时时看』吃方便面时,为什么总感觉一包吃不饱,二包吃不完?答案来了
- 抗癌健康圈:为什么同样是癌症,有的人没过几月就离世,有的人却还能长寿?
- #技术#救命的人工肺(ECMO),为什么还没有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