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响」西班牙小作坊为何能成长为世界第一快时尚巨头?( 三 )


Zara对门店橱窗的设计颇有今天在网上购物精美的UI设计的风范 , 让那些即使是对店内衣物质量怀有忧虑的人也愿意进去一探究竟 。 在橱窗的布置和陈列中 , 也显示了出了他们对把握顾客的心理很有一套:橱窗里模特身上穿的衣服总是那么合身靓丽 , 但其实模特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设计师霍尔迪·贝尔纳多重新剪裁过或用别针调整过了 , 才显示出了最好的展示效果 。
「深响」西班牙小作坊为何能成长为世界第一快时尚巨头?
本文插图
与高调的橱窗设计相配合的 , 是整个Inditex重门店轻广告的市场策略 。
每一家ZARA的选址都遵循一个规律 , 那就是一定会开在市中心或最繁华的地段 , 当然这也给ZARA带来了巨大的店面开支 。 这就能让高调有话题点的橱窗设计 , 与顾客们进进出出提着的带有巨大Logo的购物袋一起 , 自动成为Zara最好的宣传 。
门店上增加的费用实际上都是Inditex集团从广告上省下来的 。 Inditex集团曾经不和外部任何一家广告公司签约 , 也从不把公关、橱窗设计或服装设计等项目外包 , 一切都是在集团内部完成 。 整个Inditex一直延续的模式就是尽量少的广告宣传 , 和它的创始人的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Inditex上市前 , 外界曾经对这家迅速崛起的快时尚巨头的创始人一无所知 , 因为阿曼西奥刻意地低调行事 , 甚至没有流露出一张照片 。
除了以门店为核心的宣传方式以外 , ZARA的生产模式也是其快速崛起的核心 , 可以说是直接诠释了“快时尚”的定义 。
消耗库存的速度是决定所有服装行业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指标 。 在Inditex的生产模式中 , 一部分产品被视为常见款 , 保持基本稳定的样式 , 它们的特征是百搭、风格稳定 , 基本款能有效地控制生产浪费的风险 。
另一部分产品被视为流行款 , 每款货量相对较小 , 每两周进行更新 。 在Inditex的即时生产系统中 , 涵盖了15000件不同式样的服装 , 它们中大部分都具备在一年内进入市场的能力 。 这部分流行款的产品存量小 , 更新频率高 , 能够让爱逛街的重要核心消费群保持新鲜感 。
为了保证流行款的生产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 Inditex集团的生产中心拥有600多位设计师 , 他们各自专注于某一细分款式的更新换代 , 采集最新的时尚讯息作为灵感的来源 。 Inditex的这群“时尚猎手”们关注走秀台 , 走访竞争对手的店铺 , 反复研究那些引起他们注意的服饰及其配色 , 在大街小巷观察人群当前钟意的着装样式 。 最关键的是 , 他们负责将这些灵感在生产中心变为可落地的设计 , 并在2周内迅速摆上货架 。
ZARA的快速响应能力也表现在SKU的优胜劣汰上 。 顾客的购买结果从全球各地各个店铺快速汇总 , 一旦什么服饰在顾客中接受程度不高 , 就会很快被撤下货架 。
快速的优胜劣汰实际上也是Zara洞察消费者心理后的一个销售策略 。 Inditex集团的前欧洲区总经理路易斯布拉克就曾表示:“我们试着让顾客明白 , 要是他们看到了喜欢的衣服 , 一定要立刻买下来 , 因为几个小时或几天后 , 就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 通过营造紧迫感 , 客户当即购买的可能性会更大 。 “
而为了实现”当即购买“的可能 , Inditex不仅网罗了合作商家和外包车间的大量人力 , 还把赌注押在了最先进的技术上 , 将其应用于管理、设计、 生产、物流和销售各个层面 , 把时尚行业从设计、制造、行销到售卖的所有步骤都统一在一个集团内 , 以垂直整合业务 , 也构建了ZARA坚实的行业壁垒 。
为了增强终端与公司总部的联系 , ZARA店铺还很早就推广了平板电脑 , 门店店长可以实现高效的库存与销售管理 , 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共享 , 客户信息可以实时反馈到总部 , 无需总部调配 , 货品可以灵活在门店间调转 。
对ZARA这样的快时尚品牌而言 , “大数据”的思考方式或许一开始就刻印在他们的商业逻辑之中 。 每天 ZARA 店内会先依照公司规定的方式陈列服饰 , 随后以小时为单位 , 根据观察到的当日销售情况 , 将卖得好的商品重新陈列 , 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 数字决定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