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我感染了,和我密切接触的整个医疗队都要跟着遭殃,我就成罪人了|阮列敏心酸地听着( 三 )


[宁波]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我感染了,和我密切接触的整个医疗队都要跟着遭殃,我就成罪人了|阮列敏心酸地听着
本文插图
“市卫生健康委在医疗队里配备了2名心身医学专家 , 就是考虑到重大疫情可能带来的群体性心理问题 , 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深谙精神卫生医学的阮列敏也在踏上战场的第一时刻及时将自己的专业带到第一线 。
“身在全国疫情的重灾区以及危重患者中间 , 加上队员之间彼此陌生 , 不少队员没有重大传染病救治、大批量危重患者救治经历 , 也没有长时间在严密防护下的工作经历 。 尽管他们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 , 但真正进入隔离病房 , 身心还是受到了重大冲击 。 ”
此时 , 调动队员身心晴朗“小宇宙” , 是阮列敏的首要考虑 , 并先后采取了多项举措实施预防性干预 。 有段时间 , 阮列敏再忙 , 也不忘每隔3小时给一位年轻的护士打电话询问其体温和身体状况 。 原来 , 这名护士在一次进入病区工作时 , 突然出现头晕、憋气、高烧39度的症状 。 阮列敏将其接回宿舍 , 立即察看情况 。 然而 , 再一量体温 , 36度7!
“在身心医学领域工作了30多年 , 我从来没看见过应激性体温增高 , 会达到39度!”随后 , 小张的身体症状逐渐恢复正常 。 她哭了起来 , “阮书记 , 其实 , 我已经不是多么害怕自己被感染了!我更担心 , 如果我感染了 , 和我密切接触的整个医疗队都要跟着遭殃了!我就成为了医疗队的罪人了……”
阮列敏听在耳里 , 疼在心里!“多好的孩子 , 90后的孩子 , 要不是深深的责任感和义无反顾的担当 , 她又怎会受到这样的煎熬……”
[宁波]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我感染了,和我密切接触的整个医疗队都要跟着遭殃,我就成罪人了|阮列敏心酸地听着
本文插图
之后 , 阮列敏迅速推动对医疗队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 。 对200多名来自20多家单位的队员化整为零、科学搭配成10-12人不等的固定班组 , 既可以实现技术、经验的“互补” , 又利于迅速消除陌生感、形成稳定的团队支持系统与协同效应 。
在生活中 , 精美的电子生日贺卡与“穿城”采购的生日蛋糕 , 不断提升的饭菜质量 , 随时取用的水果、牛奶 , 微波炉、烘干机、羽绒服、电热毯、雨靴 , 乃至备有各种药品的医务室等 , 医疗队管理层动足脑筋让医务人员生活无忧 。
为了让分散在2个驻地、“四班”制轮班工作的200多名队员迅速融为一体 , 医疗队创建了“队报”“队号” 。 “队报” , 即每日一期的援鄂医疗队专题工作简报 , 上面刊登着发布医疗队工作信息 , 以及获得的各类社会支持 。 “队号” , “甬鄂同心”医疗队微信公众号 , 专门讲述队员的“身边人、身边事” , 传播医疗队正能量 。
在此基础上 , 心理专家对医务人员实施了全面的心理筛查 , 并开展一对一的心理支持 。
“先想办法做好团队建设与保障 , 努力减少队员们生活上的不便、工作上的顾虑 , 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与干预 , 更有意义 。 ”阮列敏强调 , “医务人员心理建设做好了 , 团队的可持续战斗力才能稳定下来 。 ”
而 , 病毒尖叫、蔓延黑暗的另一头 , 还有那些重症患者 。
“大爷 , 您就吃一口吧!” 17床 , 一位80多岁的老人 , 已经1天多没吃饭了 。 他拿着费力写好的“寻子启示” , 颤颤巍巍地逢人就问 。 原来 , 老人被救护车接走的时候 , 病中的儿子还躺在家里的沙发上 , 当下已经“失联” 。 在疫情严重的武汉 , 这种“失联”似乎比病毒更加可怕 。
听力不好 , 书写困难 , 又很执拗 , 对此 , 当班队员、来自宁大附院的男护士王浩杰使出了绝招——他像哄小孩一样 , 把饭打开、筷子放好 , 扶着他坐起 , 耐心地等着他 , 并和老人拉着家常“大爷 , 我把我的生活用品拿过来了!您先用上 。 还有我的水果 , 都放在你这儿 , 什么都别怕 , 有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