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与苏北饮食分界线,难道是扬州酱菜

题记:扬州酱菜是一道产于江苏省扬州地区的传统酱菜,宴席上的调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鲜、甜、脆、嫩的四大特点,问世于汉朝,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主要有乳黄瓜、宝塔菜、萝卜头..
苏南与苏北饮食分界线,难道是扬州酱菜
文章插图
偶然间打开橱柜,看到角落里放着的扬州酱菜,这是大学同宿舍的老三去年暑期看我时带来的淮扬特产。当时开了一瓶,送了别的朋友几瓶,余下的想存着慢慢吃,不曾想居然一放半年多,差点就过期了。这真有点吊诡:本来是视若拱璧、深以为爱,最后却变成了束之高阁、沧海遗珠,而且是以珍惜、珍爱、珍藏的方式将其遗忘,滑稽吧!轻轻擦去瓶身的落灰,挑了一瓶乳黄瓜打开,就着新煮的白米粥,细嚼慢咽,淡淡的米香加上酱菜的咸脆甜香,让唇齿在品咂中回味,在回味中满足,在满足后期待,期待着下一口的香脆回甘。
苏南与苏北饮食分界线,难道是扬州酱菜
文章插图
我对于扬州酱菜的记忆,始于小时候跟着爷爷到街头小店去赊买。那时似乎没有密封罐装的,都是用的敞口大缸,在店内角落一溜儿排着,上面盖着黝黑的很有年代感的板盖,分别盛着生姜、洋芋、黄瓜、萝卜、菜心等等,品种和现在差不多,散发着特有的酱味。爷爷跟店员都很熟,常常要聊一会儿,顺口问问哪个缸是新进的货,菜品怎样,口感如何,然后精心的挑选两样,不宽裕时便先赊点,反正都是乡邻,信任和信誉便如这酱菜,历久而弥香醇厚。爷爷最喜欢的是酱乳黄瓜,每每买回来,都要再均匀地切成小块,用个小瓶装好,放在碗柜的最顶层,等到喝粥时再从瓶里夹出三五小块,放一小碟中,喝几口粥吃一小块,喝几口粥吃一小块,每次都能恰到好处的粥毕而菜尽。
苏南与苏北饮食分界线,难道是扬州酱菜
文章插图
《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扬州酱菜时,曾引用《诗经·小雅》:“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来论证酱菜之久远,其实扬州酱菜有没有如此历史,很难讲。因为,这里的“菹”是酸菜、腌菜的意思,而且淮扬人和江南人喜好甜口,是赵宋南迁之后的事,此前都是“南人嗜咸而北人嗜甘”。所以,说什么鉴真大和尚将扬州酱菜的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至今循其旧法等等,这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在口味上是有出入的。古人制作甜口,一靠蜜,这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瓜菹法”、“蜜姜法”中有明确记载,只是此法成本颇高,是否能普及民众,不言而喻。第二种方法就是靠饴糖,即麦芽糖,用米、麦等酿制,只是此法产量较低,要大批量生产,很需要些不吃饭的精神,因而在南朝炼丹师兼医药大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里,饴糖是药而不是调味品。
苏南与苏北饮食分界线,难道是扬州酱菜
文章插图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什么没有糖的道理——这玩意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据我所知,真正让蔗糖进入生活,是元代得到了来自巴比伦地区的用树灰炼精糖的技术之后。可见,扬州酱菜的甜口形成不会太久,而所传说的苏轼夸赞扬州酱菜一诗:“色如碧玉状如簪,鲜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仙品疑是下人寰”应当也不可靠。事实上,翻看袁枚的《随园食单》就不难发现,书中虽记录有诸多酱菜之法和口味出处,但最佳者居然多不在扬州,比如大头菜和萝卜以南京承恩寺为上品,酱瓜以“杭州放鲁箴家制之最佳”,说到这儿,好尴尬。然而,我又掩饰不住对扬州酱菜的喜爱,就是它本身恰到好处的甜口,淡而不薄,甘而不哝,将“糖”的提鲜妙用发挥到了极致,在齿颊留香之际余韵不绝、久久品咂、引人遐思……算了,喝粥了。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西魏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