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断言主宰21世纪的王阳明,究竟何方神圣( 二 )
文章插图
两年后,王阳明被世宗请回朝廷,得了些官爵,但未受重用,他自知留下无用,便开始请辞,但朝廷被反复推拒,直到父亲去世他才有了回乡理由。当时已50有余的王阳明在家乡开办书院,当起了教书先生,也算是儒学大家的最好归宿。但到了嘉靖6年,田州一带又起叛乱,王阳明又被请回了朝。当时他战功累累,已经封神,率兵南下后,许多反叛势力都因畏惧直接投降了。三个月后,王阳明所率军队除尽叛军,再立大功,但他的肺病也复发了,上书举荐贤才后,未等朝廷回复他就直接回家了,最终在江西青龙岗病逝。临终前弟子问其有无遗言,他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江西百姓无不悲痛感念,自发戴孝,一路沿街为其哭丧。
文章插图
王阳明的仕途几经起落,每次都夹杂冤屈,但他始终没有随奸人起舞,没有放弃治世救国宏愿,也没有报复加害任何人,一直秉承初心、光明磊落,能为善为善,能为民为民,能忠君忠君,时局需要他便挺身而出,时局压制他便平和而退。一时良善、刚正容易,一生良善、刚正极难,王阳明显然做到了,他始终站在道义的一边,一生践行“阳明”二字,无怨无恨无憾、不贪不怯不拒,诚然达到了比圣人更圣人的境界。
文章插图
机变自保,落难不丧,高就不狂王阳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向恶势力俯首,也不莽撞蛮干。被发配龙场的路上,刘瑾派人暗杀他,他机智应对,丢下衣物佯装跳河自尽,躲过一劫。到了蛮荒之地,他苦闷了一阵,但没有因恶劣的环境悲观绝望,照顾起生病的随从也不忘唱歌击著,自娱自乐。那三四年间,他一边幽居山洞深研哲思,自我开悟,一边耕田授学,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把发配过成了修行。平定宁王叛乱后,武宗受小人蛊惑,欲夺王阳明功劳,王阳明审时度势,自愿退出,称病归乡,躲过迫害,功不受表他也不怨不怒。这种识时务换来了两年后迟来的封赏,可惜世宗给了他封赏却并不重用他,王阳明再次顺势而退,搁置侯爵之名干脆回乡开起了学堂,广收弟子,老师做得不亦乐乎。
文章插图
每逢政治迫害即将临头,王阳明都毫不恋权,当退则退。乱中自保,高就不狂,这两点中都是大多数搅在政局中的人难以做到的,而他每次落难也都没有文人政客悲春伤秋、郁郁不得志的沉沦,总能在恶劣的环境里给自己找到舒服的姿态,真正做到了“静时存养,动时省察”。这种绝佳心态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级智慧,来源于他的哲思。
文章插图
思想超越,心学从理又从心王阳明自幼学习儒学,18岁时与娄谅论道,对“格物致知”理论十分着迷,专研了好一阵朱熹的理学,甚至决定格竹明智,但对着竹子“格”了三天毫无收获,人也病了一场。从此以后不再盲目迷信“格物致知”的理学。34岁时,王阳明被贬到龙场,那几年,他在清修中开悟,融汇《大学》与佛理,开创了“心即是理”的心学理论,主张“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二十年后他回乡开办书院,传播的就是自己的心学,这套理论在当时极其盛行,并传往日本等地,被推崇数百年。王阳明不是唯心空想派,而是切切实实的实践派,强调学,更注重做,提倡“知行合一”。【 哈佛大学教授断言主宰21世纪的王阳明,究竟何方神圣】
文章插图
- 汉服当校服,学生走“格格步”?大学教授痛批:荒唐!原因有三
- 北大教授提议恢复土葬火葬比土葬更消耗金钱和土地资源
- 清朝的“大学士”究竟是什么级别?“三殿三阁”是怎么排序的?
- 美院教授写《兰亭序》,不如11岁小学生?我看不至于吧
- “贼王”刘农军曾考进公安大学闭关钻研2年,一夜盗走68件文物
- 古代青楼女子常说的“黑话”,大学生经常说,都已成为他们口头禅
- 三个月的爱情,换后半生的孤独,民国才女因此得了教授头衔,值吗
- 大学生创作原创MV赞美家乡 刷爆常州人的朋友圈
- 广美教授林墉笔下的女人体国画,俏丽、灵动,勾人魂魄,养眼!
- 《刺青》高冷纹身师vs温柔高情商大学教师,我想把你刻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