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父亲(散文)
文章插图
父亲(拍于2018年父亲节前一天)
文章插图
父亲(散文)◎黄迪声
山东青岛的即墨区,素有“周、黄、蓝、杨、郭”之说,说的是该区的五个有名的姓氏,在当地被称为“五大望族”。
在我们北安街道下疃村,黄氏虽也是五大望族中的一支,但也只是村里众多姓氏中的一个姓氏而已,并无特别显赫之处。不过,听老人说,我们村的主大街也曾有“王家大门里”、“黄家大门里”等,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父亲的爷爷辈,亲兄弟六人;父亲的父辈,有亲弟兄三人,排行十多人。
父亲出生于1934年。本来家境也算还可以。据父亲回忆,在他很小很小的时侯,他的爷爷黄执悫,是个粗黑的汉子,留着大背头,穿着大裤腰裤子,敞口布鞋,常领他去村西的官路边矫家人开的坊子,偶尔去吃炉包。但那时毕竟是旧社会,中国的三四十年代,能好到那里去?
之后很不幸,父亲12岁时,他的父亲我的爷爷黄立华因病去世。这之后他和奶奶,还有我的二个姑姑相依为命,一起生活。
那个时候真是兵慌马乱,一会儿日本鬼子,一会儿国民党,反复折腾,弄得谁也没好日子过。爷爷已去,奶奶又是小脚,干不得重活,所以父亲早早地就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
父亲说,为了活命,他13岁时,便跟着他的叔叔去20华里外的灵山去贩粮挣钱,养家糊口。因那时战乱年代,粮食紧缺,贩粮很挣钱,据说能“贩一升,挣一升”,虽说利润不孬,但是要贩成功却并不容易。当时灵山至即墨城这个地段,属于“八路"和国民党军的“割锯”地带,双方都设有"卡哨”,严瑾贩粮,碰到贩粮的,粮食一概没收。“八路”的理由是怕你贩粮给国民党军吃,国民党军的理由是怕你贩粮给“八路"吃。怎么办?只能智取和碰运气。
他们一般是白天在灵山集上买了粮,便到集市西南的大沟里隐蔽,到了晚上,不敢走大路,从田野里悄悄穿行。但这之间有一条流浩河截断去路,要过河只能从林戈庄过桥。哨卡一般设在流浩河桥,因为此桥是必经之路。他们要熬到下半夜,反复打探,趁岗哨熟睡或松懈时,才可侥幸通过。如果被捉住,粮被收,人被关,赔钱又遭罪。
因为父亲年纪小,每次只能背2升(约合52斤)粮食,长途的跋涉,粮袋布袋压弯了父亲稚嫩的腰。
土改后,父亲一家分到了一亩三分地,后来又参加"高低社”,轰轰烈烈中,父亲为了能填饱肚子而奔波、忙活。
一年年过去,父亲终于长大成人。他没有像他爷爷一样长得粗黑高大,相反,瘦弱文静。虽一幅斯文长相,却因家境贫困,没读过一天私塾,没进过一天校门,所以大字不识一个,自称是“睁眼瞎”。
没有健壮的体魄,他出去当兵人家不要;没有文化,想干个体面差事,也轮不到他。
人民公社时期,他分在我们村的"四队"。但父亲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自小奶奶对他管教甚严,自小守规守距。他性情比较懦弱,为人忠厚,干活实在,虽个头不大,但不管干什么,都积极肯干,不甘落后。村里的老人们都说,父亲很听话,老实可靠,干活不偷懒耍滑,又不惹事生非,任劳任怨。那时的生产队长也是个好人,看父亲弱小的个头,每天不知疲倦地老实干活,心生可怜,便安排了他个轻快的差事:当生产队粮库的“保管”,与另二位同样老实可靠的人,每人一把钥匙,共管放着粮食的仓库。
可这个一个又轻快又相对实惠的差事,父亲干了没多久,就出了一件震惊全村的大事:生产队的粮仓库在一天晚上被人盗了!
公社的公安员腰带匣子枪过来破案。看了几圈,怀疑是“坚守自盗”,于是包括父亲在内的三个保管员便倒霉了:每天审,每晚熬,犟嘴申辩就打,闭嘴不吭声就骂。连熬了五天五夜,三个人都“坦白交待”是“监守自盗”。之后,三个人先是到处借粮,赔了失盗的粮食,之后又要受到了“处理”。也巧了,正在这个期间,一个贼偷邻村营东村茶炉室的惯偷被抓,一并交待了在俺村偷粮仓的事实。不用说,这个惯偷的被抓,还了父亲等三人的清白。但经过这一番折腾,让父亲吓破了胆,一辈子再没干过任何的好“差事”,一直就是安分地种他的几亩地。
- 儿子被同学取绰号,父亲听后干脆改成大名,现今儿子名字无人不晓
- 如来佛麾下最低调神仙是谁父亲掌管十万天兵,魔童哪吒是他小弟!
- 父亲不留遗产,母亲远走异国,姐姐失联31年,他一生有亲人无亲情
- 张幼仪49岁再婚,征求儿子意见,儿子的答案是对父亲最无情的讽刺
- 青未了丨数字
- 散文|陪伴母亲临终的日子
- 青未了丨诗人
- 青未了|我们喜欢的那本书
- 得知母亲曾背叛家庭,女儿质问父亲:为何不离婚?父亲:她是才女
- 父亲被皇帝斩首,行刑前留给儿子一封16字遗书,为何至今无人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