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思情、思人生,唐朝诗人如何借“月”抒怀?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至今依旧闪耀生辉,成为华夏子孙固有的文化底蕴。
谈到中国诗词的发展,当以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无论是体裁、修辞还是风格、神韵、意境都达到了空前的巅峰。
中国传统诗词意象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借物抒情是常用的手法之一,
而抒情的寄体当中,又以风、花、雪、月使用的频次最为盛。
本篇谨以唐朝诗词为引,谈谈“月”在诗词中的意象表达。
 思乡、思情、思人生,唐朝诗人如何借“月”抒怀?
文章插图
一.一轮明月,一头挂着功名,另一头则是浓浓的思乡情怀
1.军旅生活中的血色月光
唐朝的国力在同时代是冠绝全球的,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极致繁华,而且在军力方面也无出其右者。
通过经年的征战讨伐,疆土日益扩张。有战争,就必然要出动军队,就会有军旅生活。而军旅生活又常常以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令我们这些后辈能领略到当年气势恢宏的战场景象。
骆宾王在《从军行》中写道“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他这里所说的“汉月”并非指天上的月亮,而是指将士们弯弓射敌时弓弦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唐军纵马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景象。
之所以用“汉月”来形容弓弦,是因为诗人意气鼎盛,决意杀敌报国。
这一点从尾联的“不求生入塞,但求死报君”可以看出这点。
又如卢纶在《和张仆射塞下曲》中写下:“月黑雁高飞,单于夜遁逃。”描写唐军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偷袭了敌军营地以致敌营大乱,敌酋败逃的场景。
 思乡、思情、思人生,唐朝诗人如何借“月”抒怀?
文章插图
“月黑”就是没有月光的意思,诗人没有用“天黑”或“夜黑”而是用了“月黑”,就是在明暗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渲染了当夜的深沉及肃杀。
后人常用“月黑风高杀人夜”,描绘这种充满杀气的暗黑场景。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是李贺的诗作。茫茫的大漠中,沙子如雪一般堆积,远处的燕然山上,弯月如钩挂在山侧。
本来荒凉空旷的边塞景致,却被诗人写出了典雅优美的意境,
可见边塞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寄托,所以不见苦寒孤寂,反而别有一番豪迈的气韵。
从下句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来看,这首诗寄予了诗人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此时此刻,燕山之巅的一弯月,在诗人眼中充满了血色。
2.背井离乡,唯有明月能寄怀。
既然有征战,就必然有人要离乡背井。这些远离故土和亲人的将士,在长年累月的军旅生活之中,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份情感愈发浓烈,在那个通讯欠发达的时代,
他们唯有将感情寄托于皎洁的月光。
诸如孟浩然笔下的“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岑参笔下的“万里乡为梦,三边月做愁”都很真实地反映了这份情感。
唐人除了因为从军而离乡之外,还会因为战乱、仕途或者远游等缘故而长时间离开家乡,与亲人久别,他们的思乡情切与边塞将士并无分别。
对于这种情感,最直白的表达莫过于李杜。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异乡的游子啊,无论何时何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故乡的月才是最明亮的。
 思乡、思情、思人生,唐朝诗人如何借“月”抒怀?
文章插图
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在俯仰之间的真情流露。黄叔灿在评论此诗时说到:“即景即情,忽离忽合,极质直却自情至。
从此,明月就成了思乡的标配。
二.月有圆缺,人有离别,无尽相思月明中
1.月光下的真挚友谊
唐人豪放,对友情极为珍重。在唐诗当中留下了大量送别朋友或想念朋友的作品,其中不乏是在月下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