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前世今生


《道德经》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庄子》、《周易》、《道德经》这三本书被称为道家三玄,这其中又以老子的《道德经》最为神秘,被称为玄之又玄。
古往今来,研究老子《道德经》的学术著作多达数千种,从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到韩非、河上公、王弼、王安石、再到梁启超、王夫之、陈鼓应……解读《道德经》的人不计其数。这其中又以谁的解读最能接近老子思想的原意呢?
这个事儿您得听我为您细细道来。他们中间谁?距离老子、距离《道德经》最为接近呢?其实他们都和老子扯不上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那么,又有谁能和老子扯上关系呢?
孔子。对!您没有听错,就是孔子,要想解开《道德经》这桩历史谜案,必须从孔子那里寻找线索,因为孔子正是《道德经》这桩谜案的始作俑者。
为什么说孔子和老子、和《道德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呢?
因为孔子曾多次问礼于老子,在《史记》、《礼记》、《孔子世家》、《吕氏春秋》上均有记载,可以说,对于老子的了解,孔子要远胜过其它人。
故事还要从孔子和老子的第一次会面说起。《史记.老子列传》是这样描述的: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写的一部人物纪传体通史,上面的记载常常被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具有着极高的可信度。《史记》上说,孔子从鲁国驱车千里前往周朝洛邑去求见老子,向老子请教周礼。
所谓周礼,是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所制定的一套社会制度。周公旦是西周早年的第一任宰相,因为武王在克商之后两年就去世了,而继承王位的周成王当时年幼,全靠周公旦来为周朝主持国政。周公旦通过总结殷商王朝的灭亡教训,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社会制度,史称制礼作乐。
礼乐的“礼”,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貌、礼节,而是一种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就叫伦。伦这个字的概念就是秩序。阐述这个等级制度,秩序制度的原理就叫伦理,表现伦理法则的就叫礼法,表现伦理法则的制度就叫礼制。
这个解释比较绕口,如果对于以上解释还不大满意的话,我们可以去看一部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秦赋》,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就真实还原了周朝礼制的历史原貌。
《道德经》的前世今生】《大秦赋》的故事主角嬴政身为一国之君,已经年满二十岁了,却还处处受到打压,朝堂之上找不到插嘴的地方,朝堂下还差点被嫪毐伏击,甚至连自己的弟弟成娇也都被人陷害致死,而身为一国之君的自己却毫无办法。秦王嬴政当然不甘于这样的处境,于是就派遣大臣李斯到吕不韦门下请求行“加冠礼”,却被吕不韦以“大王心性急躁”、“办事不稳”、“先孝公惠文王22岁加冠”等理由拒绝了。
那么行冠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按照周朝礼制,年满二十岁的青年人必须要参加“冠礼”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加冠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到了年龄,带一顶帽子就可以了。这里面的讲究很多,程序也相当复杂,而且每个步骤都有它特定的含义。
行冠礼要选择特定的日期,要组织盛大的乐队用来强化仪式感,要由父亲在自己的宗庙主持加冠,要加冠三次。初加缁布冠,象征将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即拥有人治权;再加皮弁,一顶用鹿皮制作的帽子,象征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三加爵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最高层次。
做完这些加冠礼仪还不算完,还要与参加此次活动的来宾敬酒,敬酒过后,然后再去见自己的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等,意思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母亲和家人。
最后,还要穿着自己的礼服,带着礼帽去见自己的大臣卿大夫和乡先生,然后再向大臣们敬酒,并且还要送些礼品给这些人,做完这些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将一个带帽子的仪式搞得如此复杂,就是为了达成一个目的,叫作“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然后以此来构建一个人人恪守名份,各安其位,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文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