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隆庆皇帝: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这样评价不同层次的领导: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按照老子老神仙的说法,明朝的隆庆皇帝肯定属于太上,即最高层次的领导人。
不说话的隆庆皇帝: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文章插图
说起明朝皇帝,大家会想起开国的明太祖,亡国的崇祯帝,残酷的明成祖,荒唐的明武宗,昏庸的嘉靖帝,殆政的明神宗,再往下会想起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土木之变的明英宗,保卫北京的景泰帝,沉迷木器的明熹宗,但很少会提到隆庆帝,弘治帝,明仁宗和明宣宗,可恰恰就是这几位低调的皇帝创造了既兴盛又和平的隆庆之治,弘治中兴和仁宣盛世。
隆庆帝朱载垕的确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低调到不像一个领导,当然更不像一个国家级领导。
不说话的隆庆皇帝: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文章插图
隆庆帝的低调是和他成为皇帝前的经历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些相关经历笼罩着一个神秘的咒语。
隆庆帝的老爸嘉靖皇帝二十七岁才得到了他的第一个儿子朱载基,可是他还没从得子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时,那可怜的小皇子就不幸夭折了。嘉靖帝向他最信任的道士陶仲文询问原因,陶道士搬出了“二龙不相见”的神秘理论。为了保证大明江山后继有人,嘉靖帝决定尽最大努力去遵守“二龙不相见”的天意。
三年后,嘉靖帝的次子朱载壑出生,第二年,朱载垕和朱载圳相继出生,嘉靖帝虽然也喜欢自己的皇儿们,但当年的悲剧使他一直在尽力坚守着“二龙不相见”的神秘规定。
不说话的隆庆皇帝: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文章插图
在这种情况下,朱载垕兄弟三个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回皇帝老爸的面,虽然身边有母亲祖母和成群的宫女太监,但谁也不能代替父亲的位置,父爱的缺少对于朱载垕寡言性格的形成应该有着很大的影响。
朱载垕三兄弟就这样在缺乏父爱的环境里长到了十二三岁,到了要出阁讲学的年龄。
所谓出阁讲学就是邀请儒学名臣轮流进宫给皇子讲授儒家经典著作,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宣布它的开始,而且作为父亲的嘉靖帝必须出席。
嘉靖皇帝本来想打破常规不参加皇子们出阁讲学的启动仪式,但经不住皇太后老妈的一次次劝说,最后勉为其难地在这个隆重仪式上现身了。
“二龙不相见”的咒语显然是无稽之谈,巧合的是,那场仪式结束后,也就是“二龙相见”后,没有多少日子,太子朱载壑就不幸得了一场怪病离世而去了。
第二个儿子的夭折使得嘉靖帝对“二龙不相见”更加深信不疑,他不但把和儿子们的见面次数减到了最低水平,而且还不敢再将谁立为太子了,要知道,皇子是龙,太子更是龙呀!
朱载垕是嘉靖帝的第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夭折后,按理应该立他为太子了,但他却因为“二龙不相见”的神秘说法一直待在裕王的位置上,直到1566年他老爸嘉靖帝驾崩。尽管朱载垕没有被立为太子,皇位继承人却是非他莫属的,因为这时他已是嘉靖帝唯一在世的儿子了。
细数往事,仿佛朱载垕天生就是皇帝命。虽然如此说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相关历史记载确实值得一提。 其一,朱载垕一岁生日时,大人让他玩“抓周”游戏,他从许多好玩艺里抓出来的是象征皇权的龙旗;其二,嘉靖帝立朱载壑为太子时,太监们错把立储诏书送到了朱载垕的王宫;其三,一直觊觎皇位的朱载圳不幸在嘉靖帝驾崩前一年病逝,朱载垕成了唯一的皇位继承人。
不说话的隆庆皇帝: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文章插图
公元1566年,朱载垕登上帝位,历史上称为隆庆帝或明穆宗。
隆庆帝没有做太子的经历,而且一直生活在皇宫之外,对朝政事务不够熟悉,因此,他成为皇帝后选择了多观察少说话的行事方式,从来不说那些空话套话,把这些机会都让给了大学士和相关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