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文轻武:宋朝社会催化的科举制改变了什么?( 二 )
文章插图
科举制是产生于封建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封建皇权的发展。在宋朝,因为选官制度的完善,执政能力的提升,虽然也有诸多的弊端,但是整体上是利大于弊的,这一点无可否认。在推行国学,全民普及知识和文化的路上,宋朝做得非常好,很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社会安定的时候完成的,即使是一些苍凉的作品。科举制也是如此,只有在人人都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才有能力去管世间是否公正,百姓是否安居乐业。
宋朝科举制催生出的改革如何改变整个社会
1.传统的社会级别观念被打破,但仅限于底层
在宋朝之时,随着社会学习之风兴起,很多人都具备了相当多的知识,因而于平时,知书达理的人较于只有勇武之力的人更为受到尊敬。千百年来的以勇猛恐吓和残暴武力为手段的统治阶级,逐渐地转为以机智圆滑,见风使舵,知人善任等等思想手段用人。
入宋之后,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因为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文人,总有一天能够高中,从而改变自己的出身。在这时你就只能巴结着他,即使现在你的地位比他高得多。
随着社会发展,到了宋朝,商人的地位也是获得提高。在一开始,科举制是与商人无缘的,商人只要投身商界,便只有商业一条路可以走,阻断了商人及其子孙的仕途。可农民和工人等人又没有钱,所以大多数读书人还是地主阶级和一些小官僚,科举制之中这种人收益最大。后来商人可以参与科举之后,因为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水平,地主阶级和小官僚的那些读书人的位置受到极大的威胁,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历史趋势罢了。
2.新法让考试更为公正,公正之法深入人心
为了让考试真的变成人民的考试,宋朝的政府也是煞费苦心,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提到,“太宗时期,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当时考试的内外作弊之风盛行,宋代为了大力打击这种现象,还产生了眷录制度,就是考生答完卷子之后,再让官员重新抄录一份,这样就很难做记号或者看笔迹从而作弊。这种公正的风气通过考核的方式传递出来,让很多的人认知到世界上还有公正存在的,这是真正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文章插图
一切正如欧阳修在自己的著作《论逐路取人札子》中所描述的那般。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又糊名滕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只有在最公平的地方得到了公平,整个社会的公平才能逐渐展开。
3.文官政治究竟是啥,为何每个人都当它是洪水猛兽
宋代通过科举制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为主体的文官组织,从而使贵族和军队政府退出历史。这些经过多年寒窗苦读,从小受到礼义廉耻教育的文人,一旦受到重用,自然是适合做官来统治百姓的。文官之制优点确实是非常的多,缺点也不少。相较于它的优点,它的缺点似乎更明显,以至于有的人说宋朝之所以在最后失败,就是因为长时间的文官政治让中国人失去了血性。
虽然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推断,但是文官政治确实有很多的明显的缺点,比如冗费剧增,财政多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萎靡状态:为牵制地方的权力,中央加设了许多不必要的官职,而且很多的都是中央的官员兼任,分了地方的权力,中央的权利也没有加强,导致权力太多不知道谁管理这件事,出事之后又没有人负责,使官僚机构庞大。
科举制带来的优质官员资源就这样被封建王朝之间的权利内斗损失殆尽,直到封建王朝自己摇摇欲坠,此事都没有最终答案。
- 水浒好汉:独占三个唯一的梁山好汉,宋朝科技大佬
- 中国宋朝的“阴柔”文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全都软糯好脾气
- 纸币比铁钱更方便携带,宋朝为何废除交子?
- 宋朝灭门案强横的邻居,老实的农民,欺负老实人引发的七尸血案
- 看鉴·拍一拍宋朝宋徽宗如何让中国领先世界1000年
- 宋朝民间奇案:只因迎娶一小妾进门,此人全家5口接连遇害
- 宋朝有哪些人是神仙下凡?他们分别是什么神仙
- 中西对宋朝的评价为何是两个极端!
- 宋朝,鲁智深“提辖”是个啥官?正史答案出人意料,现代又是啥官
- 中国新“四大姓”出炉,早就不是宋朝的赵钱孙李了,有你熟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