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衰亡论、罗马转型说,聊一聊两种学说的发展历程( 二 )


亨利·皮雷纳从更宽广的视野--长途贸易和经济转型的视角来强调罗马帝国文明的长期延续。他认为即便在8世纪时罗马传统的地中海贸易圈也仍一直繁荣着,维系着传统罗马帝国商业的统一。
这种繁荣直到阿拉伯人的兴起才发生变化--阿拉伯人的兴起使阿尔卑斯山脉成为一道屏障,把北部地区割裂开来,也就使得北部的法兰克帝国不得不进入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从而割裂了罗马传统地区。所以皮雷纳认为罗马变化的原因并非蛮族的入侵,而是阿拉伯人的兴起,这对罗马衰亡的论点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罗马衰亡论、罗马转型说,聊一聊两种学说的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地中海贸易圈图
道普什和皮雷纳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探究罗马晚期的变迁试图冲击罗马衰亡论,但他们实际上还是承认罗马衰亡的,只不过不是前辈所说的那种衰亡罢了。
3.范式提出
真正提出罗马转型说法的是皮雷纳之后的以林恩·怀特为首的一批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他们承认皮雷纳很多具体的说法都是非常正确的,只是视野上仍是以西欧中心论。他们主张扩大视野,横向将视野扩大到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把他们都视为地中海文明的传承者;纵向将视野下沉,看到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这是"罗马转型"的最初想法。
怀特提出的新表述标志着新范式的诞生。1993 年,欧盟科学委员会提出了为期五年的泛欧洲性大型研究项目: "罗马世界的转型与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兴起"。该项目成果的论文集《帝国内的王国》公开表彰了怀特促成新范式的巨大贡献。
4.相关补充
后来的史学家用历史比较法将东西部帝国同时纳入考量,尤其是N. H. 贝尼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他们提出西部帝国发生了文化断裂,而罗马文化在东部却一直保存近千年之久。东部能维持罗马文明的延续与其对罗马管理体制的继承有很大关系,那么这间接说明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并没有让罗马文明衰弱。
琼斯的研究为学术潮流的转变做了很大的贡献,他在三大卷《晚期罗马帝国史》中剖析了帝国的生机与活力,他的研究说明罗马的失败是由于外部蛮族的入侵,而非罗马衰亡学者认为的自然衰亡。
罗马衰亡论、罗马转型说,聊一聊两种学说的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晚期罗马帝国:284—602年》,A.H.M.琼斯著
古代晚期
古代晚期是一种历史时期概念,广义上讲,往前可以追溯到公元50年至公元150年,往后可以到公元800年,地理位置主要在地中海及周围地区,即地中海及周围受罗马文化影响的地区。这个概念对罗马衰亡论和罗马转型论都具有研究价值。
1971 年,彼得布朗发表通俗读本《古代晚期世界》,这标志着"古代晚期"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罗马衰亡论、罗马转型说,聊一聊两种学说的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古代晚期世界》,彼得·布朗著
布朗在古代晚期这个概念中重点关注古典时代的转型,他借鉴结构主义的理论,结合实际认为蛮族实用性地利用基督教,逐渐地创造了西欧独特的基督教想象世界。这个基督教想象世界是一个缓冲带,上层是古典世界,下层是加洛林文艺复兴世界,有了这个缓冲带使古典时代可以平滑的转入下一个时代,减少剧烈的摩擦。因此他否认罗马文明在西部断裂在东部延续的说法,而是认为整个罗马都在转型发展,开创新的模式,是为现代欧洲的奠基。
2011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古代晚期( 通识读本) 》,这标志着"古代晚期"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被学者们广泛接纳。
1.古代晚期评价
布朗研究的领域是文化史和教会史,基于利用原始史料的原则,他认真对待这些宗教史料; 又利用文本研究,充分挖掘其中的历史信息。在他看来,这些史料中虽然"客观史实"少,但是有意无意地反映了文献作者和当时人的认识。在布朗看来,现代研究者往往"太容易发现那个时代的新和旧,而往往忽略了去感受人们在那个世界如何生活?"布朗要做的就是"通过提供证据,集中于讨论古代晚期世界的人们如何面对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