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是最基本的素质
《礼记·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一个人连修身都没有,那他一定走不远。有人会说,有才华就能横行于世,有钱也一样走遍天下。才华加上财力,少奋斗几十年,走得更远,更幸福。然则,走过之后,留下的是一片骂名,是一个被人戳穿的脊梁骨。
【 修身是最基本的素质】自高等教育扩招、毕业不再包分配,三本、再教育层出不穷开始,只要有钱就可以入学,有人就可以随便选专业、安排工作,甚至平步青云。本科不再是高等,研究生也不是凤毛麟角,博士也不见得能学以致用。现在这个社会不缺有知识的人,可有知识不代表其修身,不代表有素质。
商鞅在《商君书》中将儒家的“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斥为六虱和六害,那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大环境导致。周朝初期,周公依照古训制定“礼”。然周朝政权的取得并不是依礼而为,而是周武王借商王帝辛奴隶制改革和东征之机,联合天下诸侯进行的一场成功的军事政变。商纣王朝处于奴隶制末期,古礼盛行。周朝代商而立,为了凸显政权的正义性,由周公依古籍提出了周礼,并站在周朝的角度不断污蔑和抨击帝辛,谥号纣王,而所有为帝辛的辩白成了助纣为虐。这就是历史,周礼和儒学将帝辛钉在了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历经八百余年的发展,姬姓周朝王权沦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变法图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次文化毁灭运动。还记得上学时书本上讲,中国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开端于公元前475年。因为战国之前的史籍,都被诸侯们毁了。
文章插图
有很多历史学家都将先秦文化的毁损,简单归咎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项羽焚烧咸阳。这些可以解释汉儒重编经书的动机,却无法解释为什么战国时代早期,尚未经过秦帝国的烈焰洗礼,上古中国的宗教神话、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文字记录,就已提前灰飞烟灭,仅剩下口头传说,镶嵌于诸子的言语缝隙之中?
《孟子·万章下》孟子与北宫锜的对话,揭出了翦灭上古文化的罪魁祸首,就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诸侯们。这个四分五裂的贵族阶层,为扩张权力、疆土、人口和财帛,创立新制,推行各种革命举措,却苦于孔子之类的守旧派人士的反对,因而焚毁了上古传下来的重要典章,以免被人拿来当作反对改革新政的武器而焚毁的文献,除了孟子提及的周王室的爵禄制度以外,还有整个夏、商、周三代的仪典、法规、神话、诗歌和历史。
文章插图
这种焚毁典籍的恶劣传统,一直持续到了几百年。《韩非子》宣称,商鞅曾经建议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而韩非子本人对这种焚书之举大加赞叹,声言“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主张明智国王统治的国家,只要以苛法为基准,必须清除掉所有的历史文献。先秦时代的这种焚书原则,显然已被各国统治者所普遍运用,成为消除意识形态异端、架设专制权力的基本策略。韩非子的教诲,更是直接被李斯等人奉为圭臬,为嬴政的焚书坑儒提供学理依据。
跟中国历史上众多文化毁灭运动相比,这场运动具有三项重要指征:集体作案、无人领衔、策划者和参与者都难以指认,以致无法就此进行历史审判和文化追究,这种结果为后世的反文化运动提供了可以热烈仿效的样板。高度低调和隐秘,几乎不被言说,以致很久没有人发现并谈论它的发生,更由于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成为视觉焦点,这场文化运动遭到进一步遮蔽。它在历史中隐身,如同它所要消灭的事物。毫无疑问这是东亚史上发生的首次文化毁灭运动,它企图以现代性的名义抹除文化记忆,却导致战国民众跟宗教与历史的断裂,并为民族国家的自我认知,制造了难以逾越的屏障。
- 从容才是最快的节奏?《道德经》中隐藏的处世之道
- 孙悟空是最弱神将,最强神将兵器二百公里长,十个孙悟空也拿不动
- 电视剧《锦心似玉》,五娘基本上没描写,十一娘刺绣厉害
- 他拿刀随意在画布上割几下,就卖出1
- 他曾扬言要吞并梁山,绰号更是狂到没边,结局反而是最好的一个
- 他是最幸运的梁山好汉,出家后创出一门神功,金庸笔下成绝世高人
- 邓婕是不是最经典的王熙凤?和新版红楼的凤姐有什么区别?
- 书法考试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 书法|初学隶书的基本功:从一个多余的点画说起
- 不占便宜,是最大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