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四 )


2
有“高度”的师者
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为人师表,“事业和人生的典范”
1.严谨又开明的严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在《论语》中,子夏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翻译成大白话大概就是,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谨不苟。
用这句话来形容郑老师非常合适。郑老师相貌端正、风度翩翩,再加上又是赫赫有名的大学问家,自带气场,令人敬畏。现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在硕士论文答辩时郑老师是答辩的老师之一,当时特别紧张,一直觉得郑老师水平高,当时我特别缺乏自信。”
但是郑老师其实对自己的学生温和可亲,据赵先权老师说,郑老师常会和学生在林园家中的书房进行无主题的聊天,师母则端茶倒水、嘘寒问暖,算是一种增进师生感情特别的传播方式。蔡雯老师接受采访时也说到:“1997年至2000年我在人大读博士学位时,教师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学生都是去老师家接受指导,所以我也一样,经常去郑老师林园的家探讨问题,有时到了饭点,郑老师和师母会留我一起吃饭,很亲切很温暖。”
从毕业论文后记提供的信息来看,郑老师所带的学生对他评价的关键词是“严谨”,几乎所有学生都用到了这个词。的确,即便没有接触过郑老师的人,通过阅读其编著的教材、撰写的论文,也能感受到他严谨细致的作风。郑老师写的论文往往是万字长文,论述系统、逻辑严密,古今中外的典故信手拈来,内容又直白通俗,紧紧贴合业界实践,因而其观点能让人感觉有很强的说服力。
郑老师严谨的作风不仅体现在做学问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学业的要求上。2008届的毕业生张景云在毕业论文后记中写道:“每当我去请教时,简单的寒暄后,您总是很快转入正题,虽然只面对一个学生,也像在课堂上讲课一样,时而点拨,时而探讨。您的严格要求,叫我不敢有一丝放松和懈怠。当我想早些提交论文,‘逃离’写作的‘困境’时,您毫不松口,要求我再下功夫。如果您当时‘放’了我,论文肯定是另外的样子。在师母病重期间,您还抽出晚上的时间看稿子。虽已76岁高龄,稿子中的标点、字句逻辑不通之处居然都逃不过您的眼睛,您用笔轻轻勾勒,还将意见密密麻麻地写在一张纸上,待与我交谈时备忘。师母仙逝后,您忍着悲痛询问写作情况,国庆长假的第一个早晨,您就约我去谈论文中的问题,您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大爱’。”
也许正是因为郑老师有着严谨的风范,所以对不断发展的学术更抱有一种开明开放的胸怀。现在已经成为人大新闻学院教授的2005届毕业生宋建武老师,在毕业论文后记中就写道:“每次到郑老师的书房面聆教诲,都会看到他那里添了新书。在一般人眼里,其中许多是原本以为研究报纸编辑学著名的郑老师‘用不着’的,如营销学和经济学的著作。郑老师还总是非常关切地与我讨论业界的最新发展,其中每每有运用新学科的方法而产生的真知灼见。我想,正是这种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的治学态度和作风,使他不断进取,在新闻传播学的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其实,对于郑老师这样的学者而言,严谨或许只是一种习惯,但是对学术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岗敬业、一种有责任担当的体现呢?
2.爱徒如子——“每到导师家,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尽管郑老师对学生学业上要求严格,是位“严师”,但他非常关爱学生。郑兴东老师的开山弟子赵先权,是中央电视台招录的第一位全日制新闻学博士生,现在已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没有郑老师的培养,没有他的举荐,就没有我的今天。他是我的恩师。”“如果没有郑老师的努力,我差点不能读博。1993年我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华科大)青年教师,由于该校给我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所以不放我读博。那时候,需要配偶也离开才能放我走,因此扣留我的档案两个月。郑老师协调人大的人事处几次发函给华中理工大学人事处要求放我的人事档案。终于,我如愿以偿到人大新闻学院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