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三 )


1981年,郑兴东老师和陈仁风老师撰写了1万5千多字的长文《传播方式的探讨》,运用了三种分类方式,按信息流向将传播方式分为单向传播、回应传播和相向传播;根据控制的方法分成集中传播与分散传播;根据信息内容联系的不同,分成组合传播与非组合传播。这种划分在当时是极其细致和新颖的。
郑老师在传播学领域也有一部影响力很大的教材——《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这本由郑老师利用教学空余时间撰写的教材于1999年4月出第一版,2003年,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后又被教育部推荐为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教学用书。彭兰老师接受采访时,对这本书的评价是“理念非常前沿”。彼时的传播学研究以大众传播学为主,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报纸、广播、电视。多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鲜有人注意和研究受众。而这本书恰恰探究的是受众的心理,开篇就对受众做了详细的分析,从社会角色、受传行为、受传自觉程度和受传动机四个维度进行分类。还独辟一章专门论述受众的逆反心理。
 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文章插图
实际上,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对新闻编辑学研究的延展。郑老师认为,就编辑谈编辑是不能够深入的,因为都是经验性的东西。要深入研究,就要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因此他自学心理学、美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知识,把这些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研究之中。《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就是其中的一个成果。
3.高瞻远瞩的学科领军人
大概郑老师是在学术上站位高,所以能看得长远。作为新闻学院元老级的人物,面对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新闻传播业态,他对问题的洞察与思考不仅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能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著名的新闻学研究者、人大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也是郑老师培养的博士生。蔡雯老师读博士正是郑老师的建议,他很赞赏蔡雯的已有研究成果,鼓励她继续花时间系统地去研究宏观编辑业务,填补这一领域的一些空白。于是当时已经工作九年的她才决定到人大攻读博士学位。
蔡雯老师的毕业论文《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宏观新闻编辑研究》在2002年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这也是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获奖的第一篇论文。在采访中谈及郑老师对这篇论文选题和写作的影响时,她说:“这个论文讨论的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选题,因为当时媒体的生态与今天不同,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新闻传播策划的重要性,而一些软文、有偿新闻让人们感觉背后的策划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是违反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事,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有些学者认为不应该在新闻学中研究什么‘策划’。郑老师认为正是有争议,才更应该研究,他坚决支持,这才使论文能写下去。”
彭兰老师在采访中也讲到一个故事:“郑老师一直关注新媒体发展的动向,并且经常有深刻见解,十多年前,在一次博士论文的开题会上,他针对那位博士生研究的媒介融合的问题提出,既要关注融合,也要关注分化,正是在他的观点的启发下,我后来写了一篇《媒介融合的‘合’与‘分’》的论文。直到今天,媒介融合中的分化,也仍是媒介融合进程中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郑老师的前瞻性还体现在教学实践和师资力量培养中。据彭兰老师回忆,她1991年硕士毕业后能幸运留在人大新闻学院任教,就与郑兴东老师有关。当时学院看到了新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决定在教学中引入新的内容与技术手段,以编辑教研室为主建设了激光照排实验室,开设激光照排这方面的课程,本科有计算机软件专业背景的她便成为了意向人选。而郑兴东老师当时是编辑教研室主任,正是对开设激光照排课程和她的留校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人。
彭兰老师还提到:“对于我在事业上的发展,郑老师也考虑得很长远,他认为我不能只讲激光照排这样的课程,也要能胜任报纸编辑课程的教学,于是,留校后,我听了一个学期陈仁风老师的报纸编辑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方面进行全面学习。虽然后来我担任这个课的教学任务不多,但那个阶段的学习,不仅使我在新闻业务上有更多的提升,也使我能始终把技术与内容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研究,这也为我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