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文章插图
 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文章插图
在人才辈出的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有一群特别的“80后”和“90后”,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传播学科最早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为学科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所著的教材和论文是学科发展的奠基之石;他们门下的学生有的是业界的领军人物,有的是学界的大咖级人物。以研究报纸编辑学见长的郑兴东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特别的“80后”。
郑兴东老师1932年出生于浙江建德,1953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除1953-1958,1973-1978年两度在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外,其余时间皆在人大任教。看过去的老照片,身高1米82的郑兴东老师在人群中总是那么显眼,波浪微卷有点“潮”的发型、英俊潇洒的面庞、高大挺拔的身材,用今天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妥妥的“男神”级人物。即使步入老年,满头银发,依旧是玉树临风的学者风范。郑老师带的第一位博士赵先权接受采访时说:“我导师是玉树临风的谦谦君子,是那个年代新闻系男生和女生共同的偶像。”。曾在人大任教的著名网络传播研究学者彭兰老师,在一则带有郑兴东老师照片的微博下面评论道:“郑老师是一位有‘高度’的老师,说的不只是身高。”的确,“高”是郑兴东老师一个突出的特点,但是体现他“高度”的可绝不仅仅是身高。
1
有“高度”的学者
——新闻传播学会“终身成就奖”得主
1.新闻编辑学的“大家”
可能很多学生听到郑兴东老师的名字,第一反应是《报纸编辑学教程》这本书。的确,以郑老师为第一作者的《报纸编辑学教程》影响非常大,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科书,至今仍然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用书。而该书较早的版本《报纸编辑学》还获得过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2年又获得第二届吴玉章奖金新闻学科一等奖,吴玉章奖金在当时是面向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最高规格的奖金,每四年才评选一次,其含金量之高不言而喻。鉴于郑兴东老师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贡献。2017年,他获得了第三届新闻传播学会“终身成就奖”。
 郑兴东:一位有“高度”的新闻传播家
文章插图
报纸编辑学是郑兴东老师最深耕的领域,和他的同事陈仁风老师同为该领域的开拓者。谈及为何会走上新闻学研究道路时,郑老师特别强调“机缘巧合”四个字。他说小时候有尝试过给县城里的报纸投稿,后来受到编辑赏识,竟成为了长期的撰稿者,因此对报纸产生了兴趣。高考后,被三个高校录取,但因为复旦大学新闻系放榜最早,也不知道是否有被其他学校录取,就选择了复旦的新闻系。在校期间在《工人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社实习,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时,本来更想要去报社当采访人员的郑老师,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主要担任报纸编辑课程的教师,教什么就要钻研什么,由此开始了他的编辑学研究。
早在1962年,郑老师就撰写过《版面形式美初探》一文,探讨如何改进报纸版面的问题。1981年撰写《试论版面语言》一文,把对版面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这是国内第一篇提出“版面语言”概念,并且对其发展历史和如何运用进行详细阐述的论文,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从大环境看,1980年前后正是“新闻无学论”盛行的年代。当时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新闻不是一门科学,负责管理新闻工作的领导、报纸的编辑和读者都不怎么关注重视新闻理论。从具体的实践看,长期以来,对于报刊更关注其内容,即新闻、评论、图片的问题,却极少关注到版面的作用,更不可能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郑老师在这篇《试论版面语言》中认为,阅读始于注意,版面在吸引读者注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版面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版面不是让读者随便去看去理解它所提供的内容,而是以自己的声音去引导读者思考,去启发读者的感情。它或直陈,或暗示,或用辛辣的对比,或用热烈的渲染,有所爱憎,有所褒贬。它可以加强或者削弱新闻、评论图片等声音的力量,甚至赋予它们新的内容、新的思想。”郑老师接着又对“版面语言”的构成进行了剖析,认为它由铅字、线条、色彩等版面语言的基本材料,和版面的布局结构这两大部分所构成。如此,就将一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也增强了它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文中还列举《申报》《纽约时报》《人民日报》等报纸的具体案例,详尽阐述了版面语言的发展历史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好版面语言的问题。整篇文章既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