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媒体: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的真假拐点 | 鲸观察( 二 )


然而疫情发生 , 在线教育用户总数高速增长 。 曾经不少用户对在线教育 , 是以尝试的心态上赠课、「薅羊毛」 , 如今没有线下课程可选 , 用户本就带着在线上课、报班的强烈目的而来 , 销售线索转化成客户的效率提升 , 转化漏斗整体优化 , 行业整体的营销费用被大大节省 。 陈向东在跟谁学第四季度和 2019 财年电话会议上表示 , 「中国大约有 2 亿中小学生 。 我们假设将一名学生从离线运行到在线运行的成本大约为 1000 元 , 乘以用户数 , 得出的总成本为人民币 2000 亿元 。 同时 , 来自中小学和课后辅导机构的教师近 2000 万 。 假设在线培训一名教师的成本为 200 元人民币 , 那么这个成本是 400 亿元人民币 。 简而言之 , 在今天的形势下 , 疫情为在线教育行业节省了将近 2400 亿元人民币的营销费用 。 」这一算法虽简单粗暴 , 但可印证趋势 。 不过 , 陈向东同时表示 ,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在线教育的时候 , 某种意义上讲 , 流量会变得便宜 , 但我也不觉得在线教育机构的营销成本会因此大幅下降 , 因为竞争仍是存在的 。 」
第三 , 下沉加速了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用户主要分布在二线、四线及以下城市 , 两者 2018 年用户占比分别高达 34.8% 和 32.6%。 此外 , 在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下滑的同时 ,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显著提升 , 在线教育呈现市场下沉的典型特征 。 而此次疫情 , 偏偏发生在春节前后这一人口大规模流动时期 。 不论是北上广深还是偏远地区 , 各地纷纷推迟开学 , 必将让此前很多没意愿甚至没条件接触在线教育的下沉市场用户 , 上线学习 。 三、四、五线城市的在线教育渗透率 , 会在在线教育行业渗透率提高的基础上 , 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
但基于以上三点红利 , 能否判断在线教育行业在宏观层面迎来拐点?在线教育在疫情之后 , 必不会断崖下跌 , 那是否会迎来行业爆发性增长?不然 。 爆发性增长需要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完善 , 而教育行业本身性质特殊 , 十年树木 , 百年育人 , 向来是慢工出细活 。 一个教育产品历经教研、运营、销售、授课、辅导、结果交付 , 才算一个完整的流程 。 而这个过程中 , 难点就在于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 。 哪怕俞敏洪在 2010 年就提出要在新东方强力推动「三化」落地 , 但 2 月 23 日俞敏洪在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 , 与行业同仁、创业者们直播分享新东方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决策点时 , 坦言 , 到现在为止新东方的「三化」依然没有完成 。 行业龙头耗费十年心血尚且如此 , 遑论其他中小机构 。 再看这次疫情期间 , 各家在线教育机构的普遍表现 。 课程教研来不及 , 索性上个录播课 。 紧急招募老师 , 老师甚至培训没到位就匆忙上课 , 以致授课过程中忘记开麦 。 利用第三方工具或自研平台上课 , 卡顿掉线问题常常发生 。
由此可见 , 像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事件 , 在宏观层面会给行业带来利好 , 但是否让教育行业迎来拐点 ,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
欢喜 vs 忧愁那微观层面 , 对教育机构而言呢?新东方在线 COO 潘欣分析说 , 「这次疫情 , 对在线教育是利好 , 但不等于对在线教育机构是利好;对线下教育是利空 , 但不等于对线下教育机构是利空 。 疫情唯一的赢家就是在线教育本身 。 」确实 , 从微观层面 , 对单个教育机构而言 , 会有拐点出现 , 但走势或升或降 , 势必有人欢喜有人忧 。 谁喜谁忧?
【鲸媒体: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的真假拐点 | 鲸观察】首先 , 区分不同类型公司来说 , 中短期看 , 在线教育里 to B 和服务公立院校的机构将面临利好 , to C 的则喜忧参半 。 对 to B 的教育机构而言 , 正如爱乐奇创始人潘鹏凯所说 , 「肯定是很大的利好 。 原来我们对线下机构来说是维生素 , 锦上添花;现在是必需品 , 雪中送炭 。 很多校长给我发微信 , 说感谢我们 , 因为我们 3 月 5 号之前那么多产品都是免费的 , 顺利把机构的孩子转线上了 。 我相信经过这次合作 , 建立了感情 , 也建立了信任 , 老师和家长对我们产品的了解程度、熟悉程度也都极大地提高 。 」而「停课不停学」之下 , 也意味着服务公立院校的教育机构将更激烈地角逐公立学校这块大蛋糕 。 不过 , 在服务公立院校的在线教育领域中 , 此前的服务机构将不得不面临华为、阿里、腾讯等技术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大厂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