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咸新区坡刘村秦墓发掘简报( 三 )


匜 1件。标 本M3:68,长 椭 圆 形,侈口,尖喙状流,弧腹,平底。素面。口径14.1~15、底径6.3~9、通高4.6厘米(图八,6)。
鍪 1件。标本M3:69,侈口平沿,尖圆唇,鼓腹,圜底。素面,口沿下有一对圆环。口径13.1、腹最大径17.1、高11.3厘米(图八,3;图六)。
灯 共4件,以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立灯,2件,形制基本相同。豆形,微侈口浅盘,方唇,尖锥状灯钎。柄竹节状,中有一处圆鼓,喇叭口形底座。盘及底座饰瓦棱纹。标本M2:24,器体小,底部见浇铸茬口。盘口径11.9、柄径2.4~3.4、通高11.3厘米(图一七,7)。标本M3:86,高柄,盘口径18.5、柄径2.3~4.6、通高27.9厘米(图一七,1)。
B型 行 灯,2件,形 制 不 同。标 本M3:85,直口,浅盘,方唇,尖锥钎,四兽足,曲颈虎首口部外伸成柄。素面。盘口径12.8、通高5.7、柄长7.8厘米(图一七,6;图一六)。标本M3:91,直口方唇,浅盘,并列尖锥钎3个,喇叭口形底座。短柄中空,截面近方形,有小方孔。素面。底部有浇铸茬口。盘口径13.9、通高7.9、柄宽2.9、柄长4.1厘米(图一七,2)。
勺 共2件,形制不同。标本M2:35,首椭圆形,侈口方唇,圜底。柄斜上翘,截面近方,一面稍弧,其中残留朽木。素面。勺体横长9.24、纵宽5.7、深1.7、柄宽1.5、柄长8.4厘米(图一七,9)。标本M3:79,与铜鼎(M3:72)共出,勺体呈箕形,口一侧外撇,沿口壁较薄。柄斜上翘,截面近方,一面稍弧,下部有一小圆孔。素面。勺体横长10.8、纵宽9.5、深3.4、柄宽1.6、残长4厘米(图一七,8)。
镜 共4面。有3面形制基本相同,弦纹圆钮座,桥形钮,主纹为桃形叶纹与五“山”纹,“山”字笔画瘦削,中画较长,地纹为繁复细密的羽状纹及圆点纹,最外为一周弦纹,镜缘素面较厚。标本M2:12,钮座两重弦纹,外接五片桃形叶纹,叶尖伸出三条直线綯纹分别与两侧“山”字纹与外缘桃形叶纹相接,外缘均匀分布十片桃形叶纹。直径20.2、缘宽0.9、镜面厚0.3、缘厚0.6厘米(图一七,4)。标本M3:38,钮座三重弦纹,外接五片桃形叶纹。直径19.3、缘宽1.4、镜面厚0.3、缘厚0.9厘米(图一七,3;图一三)。另有残片1件,应有特殊寓意。标本M3:65,现残余近扇形,体薄,背面有阴弦纹。现长6.8、宽4.8、厚0.1厘米(图一七,5)。
带钩 3件。按形体大小可分二型,用途或有别。
A型 2件,器体较小,或为襟钩。水禽形,钩体腹部羽翼外张。标本M3:15,椭圆形片状钮较大。钩体长2.6、钮径2.8~3.2厘米(图一八,9)。标本M3:58,锈蚀严重,圆形钮。钩体长4.4、钮径2.5厘米(图一八,10)。
B型 1件,形 体较大,应为腰带钩。标本M2:13,长条形,截面呈梯形,三角形兽头钩首,曲腹。钮锈蚀较甚,应为圆柱形。通长19.3厘米(图一八,8)。
軎、辖 1套2件。大小、形制相同,二者出土时南北相对而置,间距约0.89米。标本M3:52,軎为圆筒形,菌帽状顶,顶侧有方孔以纳辖,圆筒中空,下接两直耳,筒内残存木灰,素面。顶径6.3、筒径3.4~4.9、耳长4.4、通长13.2厘米;辖,拱首方条形,首有小圆孔,素面。宽1.6、长6.9厘米(图一八,4)。
车器 2套共4件,或为衡、 或軛等外套的装饰物。M3:50与M3:51为一套,出土时二者南北分列,间距1.08米。圆筒中空,顶端收小,饰两重箍。标本M3:50,顶径1.2、体径2.9、通高6厘米(图一八,5)。标本M3:107出土时2件放于一处,圆筒中空,体侧有对称两圆孔以纳销钉,素面。标本M3:107-1,体径2.6、小孔径0.3、通高4.1厘米(图一八,6)。
合页 2件。形制、大小相同,出土时位于同一位置,深度相差0.65米,或为葬具附件。铁质轴芯,主体长方形,三面封边,内中空,残余大量木灰,一侧面有透孔。标本M3:2,单片页体长9.8、宽3.3、高6.8、壁厚0.6、孔径1.6、轴径1.9厘米(图一八,7)。
铺首 共3组6件。均为兽面,鼻内卷以扣大圆环,器背有桥形钮及铅焊料残余物,应为铜鉴或铜盘上的装饰,但脱落无法复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