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就是好么?他比杜甫差在哪里?( 二 )


读者和作者一样,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随着白居易“老妪能解”的文字,对卖炭翁充满了同情,但也仅限于此了,同样是用现实的视角,写眼前发生的事情,杜甫就能把读者的情感代入,杜诗读起来,就更容易让人感动。
再看杜甫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写呢。
写自己与朋友之苦,他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开头两句,感情就喷涌而出,但凡你知道什么叫参与商,就会被杜甫打动;
白居易诗“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就是好么?他比杜甫差在哪里?
文章插图
关心民间疾苦时,他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终年都在为百姓担忧叹息,心里就像火在烧一样,忧心如焚。可是这些担忧又如何呢,只会遭到人们的耻笑,因为这些想法在如今的环境下,是如此不合时宜,你看看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今我年纪越来越大,才知道不怪别人嘲笑我,因为我真的太蠢了,我竟然“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简直是白日做梦。
但是,但是!
白居易诗“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就是好么?他比杜甫差在哪里?】就算人们都嘲笑我,就算我自己也觉得愚蠢,就算某些事情已经无可救药了,但“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我这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又怎么可以收敛?!
这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整整500字,100句的诗啊,每一字每一句,都倾注了杜甫无限的悲天悯人的情感,他不是一个看客,他是真正用心在为劳苦百姓担忧的诗圣,无论是对国、对君、对人民,杜甫的缠绵忠爱,都在这首诗的每一个字中。
白居易诗“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就是好么?他比杜甫差在哪里?
文章插图
老妪能解是最好的诗吗?
好,最后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中。
白居易的《卖炭翁》,故事叙述非常流畅,任何人都能轻松读懂,就算你不知道什么是“宫市”,也能从文字表面理解个八九不离十,而杜甫这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别说读懂了,就连全篇读完,都需要耐心和勇气。
白居易的老妪能解,是最易懂的诗,但是最好的诗吗?
老妪能解,乡下老太太,一辈子没念过书,字都不识一个,竟能听懂诗意,这自然是好的,可这样一个老太太,除了听懂字面意思,我们又能期望她感发出怎样的“忧国忧民”之情呢?读过就完,听过就忘,看客始终只是一个看客。
杜甫的诗不易懂,可是他的每一个字都积蓄了力量,都有饱满的情感,也许你今天读不懂,明天读不懂,可当有一天你读懂时,内心的那种感动,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白居易的诗不好,也不是说老妪能解这种方式来作诗不好,在识字率不高、文盲遍地的古代,能有白居易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出人人能懂的诗,无论如何他都是顶好的,只是与杜甫相比,在情感和内涵上,有所不及罢了。
白诗之好,好在通俗易解,杜诗之好,则好在情感真挚。
白居易诗“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就是好么?他比杜甫差在哪里?
文章插图
白居易诗“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就是好么?他比杜甫差在哪里?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