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为啥会被一些人骂,而且是上价值地骂( 二 )


而周围的同学呢,肯定会有一批人,而且还是一大批人,会觉得“这写得什么狗屁,矫揉造作,刻意煽情,是为了得高分才硬这么写的吧。”
文章写的与他们无关,他们也真的不会共情,便会觉得这真的很一般。
而写作文把自己写哭的那个同学,也许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把心里的这份感情写出来呢,如果写出来正好也被人赏识,把别人感动,那他会很欣慰。
有的人,从小到大都不看重点,只看“我能不能挑出毛病”。
他们不知道,很多得了高分的作文,在写的时候真不是为了高分而写。越是这样,才越有高分。
有人以为所有人都带着极大的功利目的去做一些事,他们既不愿意花一点时间去体会当事人的情绪,也不能让自己也具备淳朴的出发点,于是所有“重点”,尤其是那些最本质的从人的情感出发的“重点”就被忽略了。
但总有很多人,他们善于去共情,非常有能力去捕捉重点。不管是其中某处朴素的情感打动到了人,或是一些华丽绚烂的字眼惊艳到了人,这些重点,在大众的眼中,被零零散散地收集,各为其所动。
而从小就觉得“别人是为了得高分写作文”的那些人长大了,他们只会看到缺陷,依然捕捉不到“重点”。就像对待这部电影,他们去挑拍摄的毛病,创意的毛病,演技的毛病,逻辑的毛病,却不敢说有没有被感动到的一面。
这年头能让人感到完美的电影几乎不存在,能有某个方面令人觉得值回票价已经很不易了。继《妈妈,再爱我一次》后,关于母子感情的、能在院线里上映的生活片,少之又少。
很多人习惯了炫酷的特技,大制作大场面,高科技魔幻影片,4D的,巨幕的,投资几亿的,宏大雄伟的,便会对小制作挑三拣四。
在电影业非常发达的美国,前两年有一部小制作《婚姻故事》成了赢家,越是电影文化发达、包容性高的地方,人们越容易接纳各种小而朴素的东西。这是最高境界,而不是看人家小成本、不专业,就逮着bug狂怼,却不思考到底为什么好多人被它打动。
中国就你一个清醒者?
《你好,李焕英》为啥会被一些人骂,而且是上价值地骂
文章插图
我最佩服有种杠精,连这种故事都能形而上地来批判价值观。
他们逮到的点是:“这部电影里的母女关系都沉浸在亏欠感和负罪感里,妈妈也是满满的付出型人格”。
更吓人的来了,她们还能延伸到现实:“这种孩子为了给母亲长脸用尽全力,现实中歌颂这样的母亲就是在纵容一个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妈妈,这是多么错误的价值观。”
哈哈,太好笑了。你们似乎在为中国的妈妈摇旗呐喊,撕掉标签。
求你们住嘴吧,你们有限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简直连给“李焕英”这样的母亲提鞋都不够。
因为这部电影不但没有给亲子关系下定义,恰恰相反,它反而是在讲述“亲子关系多元的可能性”。
那个被老师召见时不高兴、嘴上嘟囔着“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省点心”的妈妈,也是一个包容大条、能和孩子做朋友的妈妈,她能原谅孩子为了让自己开心而撒谎,也能满怀信心地如朋友般跟孩子一起憧憬未来,面对未来。
《你好,李焕英》为啥会被一些人骂,而且是上价值地骂
文章插图
所谓的什么“付出型人格”啊,“制造愧疚感”啊,都是盲人摸象。当妈的哪有不付出的,一付出就说是付出型人格?那你有没有过扶老奶奶过马路,是不是觉得惊天地泣鬼神,觉得世界亏欠了你?
按照有些杠精说的,把“李焕英”这个角色归纳为“对孩子不满,苛责,给孩子负罪感”,我看你们一定是没当过妈。
你们要求当妈的不能生气,不能失望,不能对孩子有要求,那才真正是给母亲贴标签,让当妈更难,让妈妈更委曲求全,失去自我。
在电影里我们只要眼不瞎都能看明白人家母女俩关系融洽,气氛和谐,能开玩笑,能像朋友般沟通,能在出了问题后包容理解,相互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