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布景的运用,同样不可取代。《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塑造“指导员”的文戏出彩,表现“阵地战”的武戏亦不逊色。影片对346.6高地战斗置景全部采取了1比1的还原。主创人员在中朝边境离当年战斗发生地不远的高地,修建了长1.5公里的战壕,放置了4辆坦克,并选择战斗发生纪念日开机,以确保气候和环境的基本相同。对细节的逼真还原,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贴近性。
同样出彩的还有《狙击手》,为了营造和战场环境相一致的黑白影调,张艺谋选择了真刀真枪和真冰真雪,要求演员口中吐出的气,都有真实效果。坚持雪景、室外和冬天,拒绝影棚、绿幕和特效,武装到牙齿的敌人,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旨在再现战争环境的残酷,逼出演员的本能反应,避免工业化生产,回归手工制作,这些做法看似与数字电影时代的制作观念背道而驰,却和去流量的选角思路、去明星的叙事策略高度契合。无论技术如何发达,实景永远有着无法代替的美学价值——真实。它带来沉浸,有助于营造作品的战争氛围;它导致贴近,有利于激发演员的表演情绪。
综观这一轮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创作,作品赓续了家国同构、虚实结合的英雄主义主题,铺陈了“统帅部的战争”和“战壕里的战斗”的多元叙事,构建了“最热的血”和“最冷的枪”的美学风格。期望未来有更多的作品,给观众带来震撼和突破: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实现巧妙平衡,在战争精神和军队特质之间找到合理表达,在技术潮流和艺术规律之间寻求不懈创新。
电影的意义在于铭记。抗美援朝战争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构成的,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只留下了一张普通的脸,我们要记住那些脸。一如穆旦的诗: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欢团|晨读 | 欢团圆子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鸡舍|可生食鸡蛋成消费"新宠",它真的安全卫生吗?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