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长三角︱从古至今,最会吃豆腐的人都在长三角( 二 )


平淡的生活并不代表没有多样的滋味,平民食物豆腐同样如此。宋代时,豆腐菜肴已经花样繁多,如东坡豆腐、豆腐羹、蜜渍豆腐、雪霞羹、煎豆腐等等。其中“东坡豆腐”相传是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创造的菜肴,做法按照林洪《山家清供》的记载是:“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对豆腐之味念念不忘的不仅有吃货大家苏东坡,绍兴文豪鲁迅先生也是浙江的豆腐代言。他曾借着《在酒楼上》的角色发出内心呼唤:“一斤绍酒。——菜? 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浙江海宁人金庸(祖籍徽州)在其所著的《射雕英雄传》里,更是以黄蓉烧给洪七公的一道“二十四桥明月夜”尽显豆腐的神奇(这道菜还曾被美食家蔡澜复刻):“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二十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豆腐之中......”
风味长三角︱从古至今,最会吃豆腐的人都在长三角
文章插图
复刻版 “二十四桥明月夜”
这种隔山打牛似的豆腐厨艺馋坏了一代中国人,可见豆腐烹饪的余地能与想象空间平齐,这也就说到了豆腐的另外两个美德——贵德与厚德。“厚”德载物,上海菜里“贵”豆腐撑起大场面
该怎么去描述豆腐之味?莫道豆腐寻常菜,《清异录》里形容豆腐的口感是:“温润如玉。”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豆卢子柔传》里说豆腐回味悠长:“……黄豆作成,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而《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则直接翻牌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不以食材高低谈论滋味,袁枚确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
色泽洁白的豆腐有一种“厚”德,虽然出身普通但格局宽广,所以可雅可俗,可高可低,丰俭由人;又因为本身滋味平和,所以载得动许多其他的滋味,进退自如。杭州豆腐是婉约的“南派豆腐”,白嫩豆腐被细细切丁,勾芡成一碗碧波里点缀“碎玉”的西湖牛肉羹;与鱼汤一同慢熬,鲜味与滑嫩一起滑入喉咙;或者干脆轻柔包进面团里,成就多汁又不腻的豆腐包。徽菜豆腐以发酵类见长,煎豆腐味浓色金,毛豆腐回味百转。到了上海,按照沈嘉禄在《老上海味道》里的描述说,旧时上海滩分布着许多油豆腐线汤粉小摊,用海蜒头吊汤,油豆腐汤粉配生煎馒头吃,“有干有湿,相当乐胃”;另有一道猪油渣烧豆腐汤,属于豆腐与脂肪的直接碰撞,也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在家常里也喜欢把豆腐拿来红烧。红烧素鸡、百叶结烧肉、豆腐塞肉,都是要让豆制品在汤汁里尽情吸附,让素食豆腐与肉类一起发生美拉德反应。豆腐也可以配“贵”菜撑起大场面。上海本帮菜里有一道“鱼翅煮干丝”,在淮扬菜大煮干丝的基础上,加了鱼翅等名贵食材提鲜滋补。豆腐把台面撑得稳当当,在豆腐的洁白背景下,鱼翅更显晶莹——所以黄澄澄的蟹黄也被拿来和豆腐搭档,另有一道上海菜蟹黄豆腐,一眼望去金玉满盆,蟹黄的鲜美混合着豆腐奶酪般的口感,在嘴里幸福蔓延开来。
“清、圣、隐”,扬州僧人有关豆腐的终极奥义
有的食物传播遵循自上而下的路径,从富贵阶层进入百姓厨房,例如香料;而另一些食物的传播却逆流而上,本是百姓果腹的食材,经过静心烹饪进入上层阶级的美食视野,例如豆腐。从宋代起,豆腐逐渐从寒门进入官门,这中间还有来自佛门的大力推荐——不惹尘埃、清白淡漠,豆腐的十德里的最后三德“清、圣、隐”让佛教对其怜爱有加,正如明朝苏雪溪诗赋所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清代扬州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僧人,以擅烹豆腐佳肴出名。他用蘑菇、鲜笋和豆芽熬出高汤,再用刀将一块嫩豆腐切成细丝下锅。厨师刀在整块嫩豆腐间穿梭游走,肉眼看去豆腐并无变化,托着入水后轻轻一抖,才发现整块豆腐已化作千丝万缕,在水中展开如菊花。这道淮扬菜中软嫩清醇的豆腐羹因此得名文思豆腐。自诞生以来,文思豆腐一直备受文人、盐商的喜爱,之后在原来寺院菜的基础上添加了火腿、冬笋、鸡脯肉。以上食材也是被细细切丝,和银丝般爽滑的豆腐丝一起,在清澈的鸡汤里舒展飘逸。轻抿一口的口感,有人用“物我两忘”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