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

莫莫迪卡家的恰兰提娅姑娘心里很苦。她的老家明明是非洲,却被人——林奈你鳖跑,说的就是你——起了个印度名字,还让全世界的人都这么叫她。这一生气,脸上的痘痘就噌噌地往外冒,便有那一帮促狭的东方蛮子,叫人家癞葡萄。
 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
文章插图
一脸疙瘩的恰兰提娅 · 莫莫迪卡(Momordica charantia)小姐的全身画像丨 wikipedia反正都很苦
说来也不能全怪林大爷,苦瓜的栽培驯化和食用,确实是在印度发扬光大的;而中国的苦瓜并非古已有之,直到十四世纪才由印度传入。不过中国人培育能吃的东西确实不含糊,很快就弄出了 " 大型苦瓜 " 这一品系,特点是果实粗大(长达 20~30cm)、颜色浅、果皮上的凸起圆润、苦味淡。相应地,典型的印度苦瓜品种果实较小(6~10cm)、色作浓绿、果皮有尖锐的凸起、而且苦味更浓。后者(即 " 小型苦瓜 ")在中国南方省份也有少量栽培,乃至逸为野生。
 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的 " 大型苦瓜 " 丨 Gsd97jks / wikipedia
 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
文章插图
看起来像特殊武器的 " 小型苦瓜 " 丨 FlyingToaster / wikipedia全世界的苦瓜品种很多,特征大抵介于上述两种之间,比如说近年来国内市场上也能见到果大而刺尖的苦瓜。然而无论外形怎么变,都是一如既往的苦。
先苦后甜的华丽瓜生
出现在菜市场上的苦瓜,只是幼嫩的果实;如果留在枝头,则它们成熟的过程不啻为一场华丽的蜕变。
苦瓜的瓤没有食用价值,通常第一时间就被挖掉丢弃了,但蜕变正是由此而始。随着种子的成熟,包裹着种子的假种皮逐渐变得肥厚多汁,并染上颜色,先变黄,而后变红。与此同时,疙疙瘩瘩的果皮变薄变硬并泛黄。到了最后的时刻,干燥收缩的果皮无法承受来自内部的压力,于是自下而上爆裂开来,露出被鲜红的假种皮包裹的种子。重要的是,这假种皮相当甜。
 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
文章插图
成熟开裂的苦瓜丨 Balaram Mahalder / wikimedia commons显然,整个过程都是针对动物的。苦瓜的幼果绿色而味苦,可以避免食草动物的采食;成熟时假种皮颜色鲜红,对鸟类有莫大的吸引力,而假种皮被消化后种子得以被排出而传播到别处。旧大陆的鸟类没有甜味感受器,所以苦瓜的种子传播者应该还有能享受甜味的哺乳动物——比如人类,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寻找在藤条上幸存到炸裂的苦瓜。
 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
文章插图
炸裂的苦瓜丨 RoRo / wikimedia commons这种先苦后甜的现象在葫芦科中非常常见,科学家已经揭示了黄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具有趋同的苦味性状驯化历史,植物在与外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天然的次生代谢产物,有的具有令人愉悦清香和可口的甜味;有的却具有苦味或毒性,是植物合成的 "天然农药",用于抵御病虫害等胁迫。
吃苦还不是为了生活
苦瓜在成熟的过程中先苦后甜,而人们对苦瓜味道的接受,正如陈奕迅的这首歌里所唱,也需要时光的积淀。
苦味是人类味觉中最敏感的一种,原因无他,盖因苦味意味着植物的有毒成分。理论上尝出苦味的阈值越低,则被毒死的可能性也越小。然而,并非所有的苦味植物都有毒,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植物多少都有点苦味,如果某种植食性动物彻底地 " 一点苦都不吃 ",恐怕就只有饿死了。因此,在不同食性的动物中,控制苦味感受器的基因受到的选择压力是不同的。通常来说食肉动物对苦味比纯食草动物要敏感得多,因为后者需要耐受较轻的苦味。
 这是身为资深吃瓜群众也没想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