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怎么喝上茶的?“茶税”、“槯茶”对茶文化形成的影响

将饮茶陆羽认为,炎帝神农氏是第一个吃茶的人。言外之意就是说,在农业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先民就开始种植、采摘、享用清新芬芳的作物。但是事实,直到秦汉之际,大多数中原人都对“茶”为何物都不知所云——各种口味的酒、浆、汤、水,才是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人黔首的日常饮品。康乾以降考据学大兴,曾在乾隆朝后期官拜少司寇的淮安阮葵山在《茶余客话》卷十二中坐实了顾炎武在《日知录》的观点:“《六经》无茶字”。甚至,“茶”字本身就是唐朝才出现的新汉字,而这个字的前身就是“荼”。《诗经》有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句话被中世以后的茶人附会为关于饮茶最早的记录。但是,古人对于汉字的归纳是很严谨的,基本上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荼”乃是形声字,草字头指明了这是一种草本植物,也就是苦菜;而茶则是木本植物。所以又有人,比如晋人郭璞,根据成书于前汉的《尔雅》中的记载:“槚,苦茶”。从而认为“槚”就是指当时在江东地区开始流行的茶,并注明:“(槚)即茶也。蜀人谓之苦茶。又名曰荈”。但是,槚一直是指楸梓之类树木,郭璞仅凭着“苦荼”二字就断定这是茶,未免有武断之嫌。而当时的茶人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便发明了“搽”字代替原先的荼字,到了唐朝便正式改为“茶”字,并沿用至今。小众爱好国人饮茶始于秦并巴蜀之后,但是就像很多嗜好品,比如烟草、咖啡一样,茶这种会对神经产生兴奋作用、会让人上瘾的“饮品”,在一开始也是被当做药品来服用的。而且消费者大多也只限于南方的上层社会,比如安葬于马王堆中的辛追等人。中原人直到魏晋之际仍旧没有多少人会真心实意的“爱茶”,在帝都洛阳之中饮茶之人大多是像陆机、陆云兄弟这种原东吴地区的豪门子弟。这些人以顾荣为代表,多次宣称饮茶胜于喝酒——因为当时的中原的贵族之家都是以酒待客,而江东豪门则大多以茶待客。然而,作为亡国降虏的东吴豪门在洛阳上层社会的影响力毕竟有限,在当时除了左思等人之外,大多数人都不认为喝茶是什么风雅之事。因为茶在当时很多人眼中依旧是一种药。比如刘琨就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说:“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须也。吾患体中烦闷,常仰真茶,汝可信致之也”。永嘉之乱以后,侨居江左的南渡衣冠依旧看不起“吴儿”的种种做派——自然也包括饮茶。以至于在当时很多世家子弟眼中喝茶是一种很恐怖的体验,几乎可以等同于“溺水”。所以饮茶的行为在当时被扣上了“水厄”的帽子。而出身于太原王氏之门的东晋名士王濛则因为喜欢喝茶,就在当时被视为心理变态。到了南北朝,茶的命运就更加坎坷:在那个时代,很多北朝豪门眼中喝茶是一种来自南方的陋习。
老百姓是怎么喝上茶的?“茶税”、“槯茶”对茶文化形成的影响
文章插图
“魏晋风流”其实是一个酒的世界。
老百姓是怎么喝上茶的?“茶税”、“槯茶”对茶文化形成的影响
文章插图
这种标准的“高士”形象,要在大明朝才会出现。魏主拓跋宏迁都洛阳之后,南北两朝的来往十分密切。在当时的洛阳城内就有“吴人”的社区,包括饮茶在内,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方人。比如,出身南朝百世卿族——琅琊王氏的王肃,在投奔北魏之后被魏主重赏重用,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此公在南朝时,就特别喜欢饮茶,虽然在投奔“索虏”之后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比如喜欢吃羊肉胜过吃鱼,但却依旧认为茶的味道不在奶酪之下:''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王肃是吴人来投,自然会被格外的宽容,但是北方士族子弟如果沾染上了饮茶的习气,就会被扣上数典忘祖的帽子。当时王肃有个拥趸刘镐,就因为经常模仿偶像而大量的饮茶,但是却遭到当时北魏朝廷的二号人物,彭城王元勰的批判。自迁都洛阳后,这位“六大王”一直热衷于效仿汉魏之际的中原士族,所以认为吴人的一切同鲜卑旧俗一样,都是陋习——他曾经当着王肃的面,不怀好意的将茶成为“酪奴”。这次又抓住刘镐喜欢喝茶的把柄,把后者公开批判了一番:“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效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这位彭城王家有个吴人老苍头,所以便以此揶揄刘镐——言外之意就是,喜欢喝茶的不是只有王肃,还有地位低下的吴儿奴才。这句话几乎彻底毁了饮茶风习在北朝的流行,因为当时的北朝宗室外戚、公卿诸侯、大夫君子皆以南朝为“岛夷”、“南蛮”,是下等人。从此之后,北朝贵族几乎无人敢公开饮茶:”自是朝贵谯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唯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到了最后,在北魏濒临灭亡的那几年,喝茶这种事在北朝君臣士庶眼中已经成了和一千三百年后的大清国子民们梳辫子、抽大烟一样,是一种猥琐和荒谬的标志:“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飰,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梹榔''。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喝茶是要遭到歧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