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碗垂面年年顺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小时候
冬天是寒假
是姥姥家
是年味
软软糯糯的垂面
是味蕾的一番奇遇
洁白如玉
纤细如丝
绵而不腻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冬日里一碗热腾腾的手工垂面
是记忆中道不尽的温暖味道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尽管天气寒冷
但日光渐长 阳气逐生
此时
一道充满烟火气息的美景叫“晒冬”
特色年味“万物皆可晒”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当和煦的阳光照进白水洋山下村时,这里的村民便会一家老少齐上阵,在特制的架子上晾晒垂面。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条条分明 如琴弦般在村民手中波动
轻盈似流水 千丝万缕 随风飘舞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胡彩云,黄沙挂面制作技艺传承人

垂面,也称为手工挂面。白水洋山下村的黄沙挂面制作技艺是我市的非遗传承项目。61岁的胡彩云作为黄沙挂面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做面近40年。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每一份地道的垂面都要历经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条、上竹、晒面、收面等多道纯手工工序,经9个小时才能成型。
虽然过程看着“繁琐”,但用料却极为简单,仅凭食用盐,面粉,和水,就能够制作出柔滑爽口的面。而这,靠的正是手工艺人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独具匠心的手工技艺。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十斤粉需要加四两盐,和五斤二的水,这样粉揉出来做面更好吃,天气冷的时候盐少一点,天气热的时候盐多一点。”当天因为当天气温不高,胡彩云便只在10斤小麦粉里加了4两食盐。“现在生活好了,有天气预报,以前我们都看星星,有星星才做面。”
“那时候,我们这里每个当家媳妇都要学做面,补贴家用。刚开始做面挺累的,揉粉、搓面条、拉面都很吃力,爬高凳也很吃力。做多一点的时候,要凌晨2、3点起床,一直做到傍晚6、7点,再把明天的粉准备好才可以睡觉,第二天起来继续起来做面。”回忆起年轻时的经历,胡彩云脸上带着浅浅的笑。
“我们做的面,用的小麦粉都是自己种自己磨,有些人只用洋粉做,口感就会差很多。”日复一日的和面打交道,每个步骤都能觅见胡彩云积攒的技巧。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反复揉压,增加弹性。揉好后的面团等待两个小时的首轮发酵后,便进入错条盘面的工序。这是一个需要默契配合的环节,一人用刀把面切成等宽的条状,搓成长形。另一人则需要迅速将面整齐地盘入盆中,等待第二轮发酵。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胡彩云忙着搓面条,面条越搓越细,越搓越长,从案板上渐渐下滑。此时,胡彩云的儿子胡灵伟便将面条一圈圈盘绕在大盆中。为了保证面的韧度,必需尽快盘条,整个过程速度不能慢。
胡彩云|临海白水洋这个村,把面条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胡彩云年轻时,是村子里做面的一把好手。垂面做得好,能卖到镇上,甚至是县城,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而对于儿子胡灵伟来说,小时候做垂面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事,因为面的味道越香,意味着年就越来越近了。
“从我有记忆的时候她就开始做面了,她出面我就帮忙提一下、拉一下。现在下一代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去学,这个事情我来做。我要把这个面做成一个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的方向去发展。”胡灵伟说,老一辈人坚持手工制作,是有道理的。虽然机器制作的面条,省时省力。但在他心里,永远无法和母亲手工揉搓出的味道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