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感染——隐秘的伪装者( 四 )


T-SPOT.TB阴性 。
HIV抗体检测、RPR、TPPA均阴性 。
肝肾功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未见明显异常 。
肿瘤标志物无异常升高 。
免疫球蛋白、补体正常 , 自身抗体ANA 1∶1000阳性(均质型) , dsDNA定量161.6 IU/ml轻度升高 , 核小体定量20.2 RU/ml轻度升高 , 余ANA抗体谱均为阴性 。
T.B.NK: CD4+ 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为0.05 , 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为7.87×10^6/L 。
血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1∶2560 。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压力260mmH2O , 脑脊液白细胞 2×106/L , 糖2.5 mmol/L , 氯120 mmol/L , 白蛋白429 mg/L , 脑脊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1∶5 , 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及血培养均阴性 。
辅助检查
PET-CT(图3):左侧颞下颌关节肿块伴下颌骨骨质破坏 , 左侧第6、7肋骨及T7椎体肿块伴骨质破坏(累及胸膜) , PET示上述病变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 , SUV最大值27.1;右侧鼻咽部(SUV最大值5.2)、左上肺斑片结节影(SUV最大值2.6)、左肺门淋巴结FDG代谢增高(SUV最大值3.0) 。
尽管血与脑脊液真菌涂片与培养阴性 , 结合郭阿姨入院全面检查时发现的血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1∶2560 , PET-CT中多发的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破坏伴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最大值27.1) , 腰穿颅压增高、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1:5)、肺部CT的炎症和结节、PET-CT上肺部及淋巴结轻度的代谢增高 , 考虑患者诊断为播散性隐球菌病可能大 , 累及部位包括背部软组织、多处关节及骨质(左侧颞下颌关节、下颌骨、左侧第6、7肋骨及T7椎体等) , 肺和脑膜可能亦为累及部位 。
隐球菌感染——隐秘的伪装者文章插图
图4. 郭阿姨PET-CT见到的下颌、肋及椎体异常灶
朱利平教授和王璇医生给郭阿姨制定了抗真菌方案:两性霉素B(d1:5mg , d2:25mg+地塞米松1mg)qd ivgtt联合氟胞嘧啶1.5g qid po 。 治疗后郭阿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 背痛也明显缓解了 。 但随访时发现血肌酐逐渐上升至152μmol/L , 因此治疗1个月后停用氟胞嘧啶 , 复查发现肌酐仍在继续上升时减停两性霉素B , 累积剂量共815 mg , 调整为氟康唑 400mg q12h ivgtt 。 随访血肌酐逐渐降至正常 , 2个月中的复查评估显示背部肿物逐渐缩小 , 王医生将治疗方案改为氟康唑400mg q12h口服及氟胞嘧啶1.5g qid口服维持 , 监测肾功能未再出现异常 。 治疗半年后 , 来门诊复查的郭阿姨告诉王璇医生 , 她的背痛完全好了 , 背上的肿块也摸不到了 , 张嘴咀嚼也不再费力了 , 目前继续复用氟康唑及氟胞嘧啶并随访中 。
隐球菌感染——隐秘的伪装者文章插图
图5. 郭阿姨治疗期间随访胸部CT的动态变化A.治疗开始时;B.治疗2月余;C.治疗10月余
亮点回顾
正如前所述 , 隐球菌感染累及皮肤软组织和骨骼较为少见 , 由于它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溶骨性病变 , 且常有多部位累积 , 其临床表现容易和肿瘤性疾病混淆 , 确诊的关键在于组织活检 。
郭阿姨入院筛查时发现的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倾向)可能是她免疫低下的因素 。 入院病史采集时发现郭阿姨两年前的养鸽史 , 也印证了郭阿姨的危险因素 。
播散性隐球菌病的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为基础 , 遗憾的是郭阿姨在使用两性霉素B的过程中出现了肾功能不全 , 但更换为高剂量氟康唑作为补救治疗后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以上两个病例告诉我们 , 会看临床表现典型的疾病 , 会按照标准的方案治疗患者 , 是医生必备的基本功 。 到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疾病能够识别 , 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用药与疗程 , 才是难能可贵的本领 。
来源:华山感染
编选自《翁心华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2017》